2024 中国开源开发者报告编程工具的进化 62 | AI 开发者中间件工具生态 2024 年总结 66 | AI Agent 逐渐成为 AI 应用的核心架构 68 | 谈开源大模型的技术主权问题 72 | 2024:大模型背景下知识图谱的理性回归 77 | 人工智能与处理器芯片架构 89 | 大模型生成代码的安全与质量 93 | 2024 年 AI 大模型如何影响基础软件行业中 的「开发工具与环境」 98 | 推理中心化:构建未来 推理中心化:构建未来 AI 基础设施的关键 Part 1:中国开源开发者生态数据 04 | Gitee 数据篇 Part 3:国内 GenAI 生态高亮瞬间 104 | 中国 GenAI 消费应用人气榜 Top10 15 | OSS Compass Insight 106 | AI 创新应用开发大赛获奖作品 局长,OSCHINA 副主编 肖滢,OSCHINA 副主编 李泽辰,Gitee 设计:张琪 开发者是开源生态的重要支柱。 本章结合 、 的数据分 析,勾勒 2024 年中国开源开发者的整体画像趋势轮廓,主要 反映中国开源开发者使用开源大模型概况、开源项目/组织健康 度,以及中国开源社区的生态评估等情况。 Gitee 数据篇 本报告数据来源: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 Gitee及Gitee AI平台相关公开数据 4 / 111 开发者是社区的力量源泉0 码力 | 111 页 | 11.44 MB | 8 月前3
破解 Kubernetes 应用开发困局-王炜Kubernetes 应用开发困局 实时热加载和一键 Debug 2021.08.05 王炜 2 腾讯云 CODING DevOps 高级架构师 CNCF 大使 Nocalhost 项目负责人 自我介绍 1. K8s 环境开发困局 2. 主流云原生开发方式 3. 热加载原理 4. 开发和调试演示 5. 开源共建 目录 K8s 环境开发困局 01 开发举步维艰 5 微服务-Docker Docker-Kubernetes K8s 环境的开发困局 容器越来越多,服务编排、发现、稳定性监控、自愈等成为新的挑战。 Kubernetes 提供容器编排的解决方案。 6 面向运维 •开发难 概念繁多,声明式定义学习成本高。 •调试难 无法像本地一样调试,开发效率低。 完全面向运维提供能力,对开发增加了巨大的负担。 云原生环境下的学习成本,招聘成本,用人成本急剧上升。 7 云原生开发技能广度要求急剧提升 8 云原生开发工具依然缺失 主流云原生开发方式 02 现状 1 0 全手工流程 编码后,手动构建镜像、推送到镜像 仓库、修改工作负载镜像版本,调度 10 分钟/次 自动化 CI/CD 流程 编码后,推送到代码仓库,自动触发 CI/CD 流程,等待生效。 5 分钟/次 Minikube + Telepresence Minikube 拉起本地 K8s 开发环境, Telepresence0 码力 | 20 页 | 3.58 MB | 9 月前3
16-Nocalhost重新定义云原生开发环境-王炜Nocalhost - 重新定义云原⽣开发环境.md 2021/1/20 1 / 7 Nocalhost - 重新定义云原⽣开发环境 前⾔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技术部⻔的组织架构在横向及纵向不断扩⼤和调整,与此同时,企业的⽣产资料:应 ⽤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庞⼤。为了让应⽤系统适配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梳理组织架构对于应⽤权责的边 界,⼤部分组织会选择使⽤“微服务”架构来对应⽤系统进⾏横向拆分,使得应⽤系统的维护边界适配组织架 “微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开发⼈员⽽⾔,还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如何快速启动完整的开发环境?开发的 需求依赖于其他同事怎么联调?如何快速调试这些微服务? ⽽对于管理⼈员来说,也同样带来了⼀系列的挑战:如何管理开发⼈员的开发环境?如何让新⼊职的同事快 速进⾏开发? 试想⼀下,要开发由 200 个“微服务”组成的云原⽣应⽤,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Localhost 时代 在单体应⽤的时代,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极为友好的 ,�开发者使⽤本机运⾏应⽤,修改代码后实时⽣效,通过 浏览器访问 Localhost 实时查看代码效果。 单体应⽤和“微服务”应⽤不同,单体应⽤是 “ALL-IN-ONE” 组织⽅式,所有的调⽤关系仅限于在⾃身的类和函 数,应⽤对硬件的要求⼀般也不会太⾼。 ⽽开发“微服务”应⽤则⼤不相同,由于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当需要开发某⼀个功能或微服务时,不得不将所 有依赖的服务都启动起来。随着微服务数量的增0 码力 | 7 页 | 7.20 MB | 6 月前3
22-云原生的缘起、云原生底座、PaaS 以及 Service Mesh 等之道-高磊BAM、BI 4、协作平台 OA、CRM 5、数据化运营 SEM、O2O 6、互联网平台 AI、IoT 数据化运营 大数据 智能化管控 互联网平台 跨企业合作 稳态IT:安全、稳定、性能 敏态IT:敏捷、弹性、灵活 各行业IT应用系统不断丰富与创新 总部 机关 内部员工 分支 机构 内部员工 移动 接入 内部员工/合作伙伴 OA CRM HRM …… BPM MES 稳态IT WEB 企业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转型带来大量的应用需求 软件组件 运行环境 部署平台 …… …… 应用丰富及架构演进带来的开发和运维复杂性 本地IDC 虚拟化 超融合 公有云 …… 测试环境 生产环境 复杂的应用软件架构,在开发、测试、运维 团队之间建成了认知的“墙”,团队间配合效 率低,故障排查慢,阻碍了软件价值的流动 无法满足用户对于业务快速研发、 从支持应用不同维度发展,最终走在了一起 2010年WSO2提出 类云原生的概念 云原生应用相比传统应用的优势 低成本 高敏捷 高弹性 云原生应用 传统应用 部署可预测性 可预测性 不可预测 抽象性 操作系统抽象 依赖操作系统 弹性能力 弹性调度 资源冗余多 缺乏扩展能力 开发运维模式 DevOps 瀑布式开发 部门孤立 服务架构 微服务解耦架构 单体耦合架构 恢复能力 自动化运维 快速恢复 手工运维 恢复缓慢0 码力 | 42 页 | 11.17 MB | 6 月前3
24-云原生中间件之道-高磊的基石;云上原生的安全能力让成本、效率、安全可以兼得,上云正在成为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后顾之忧的最优解…… 安全是为了预防资产损失,所以当安全投入 的成本大于能够避免的资产损失价值时,变 得毫无意义! 而传统安全开发周期管理由于角色分离、流 程思路老旧、不关注运维安全等问题严重拖 慢了DevOps的效率! 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的基于云原生理念的安全 角色、流程以及技术的方案! 传 统 安 全 工 作 传 统 由 独 安全测试) 结合了上面两种的优点并克服其缺点,将SAST和DAST相结合,通过插桩 等手段在运行时进行污点跟踪,进而精准的发现问题。是DevSecOps的一 种推荐方式。 如果在被动模式下运行IAST,那么开发测试过程 中就可以完成安全扫描,不会像DAST一样导致业 务报警进而干扰测试,同时由于污点跟踪测试模 式,IAST可以像SAST一样精准的发现问题点 SCA(软件成分分析) 有大量的重复组件或者三方库的依赖,导致安全漏洞被传递或者扩散, 原生化需求(从应用角 度) 我们从云原生数据库那里基本可以嗅出云原生对四大件的诉求性质了,所以这里我直接给出对云原生存储的要求 1. 敏捷化需求 • 云原生应用场景对服务的敏捷度、灵活性要求非常高,很多场景期望容器的快速启动、灵活的调度,这样即需要存储卷也能敏捷的根据 Pod 的变化而调整。 需求表现在: • 云盘挂载、卸载效率提高:可以灵活的将块设备在不同节点进行快速的挂载切换;0 码力 | 22 页 | 4.39 MB | 6 月前3
Nacos架构&原理
阿里云开发者“藏经阁” 海量电子手册免费下载 特别鸣谢: 目录 作者 6 推荐序 7 前⾔ 9 序言 9 简介 13 Nacos 简介 13 Nacos 架构 17 Nacos 总体设计 17 Nacos 架构 17 Nacos 配置模型 21 Nacos 内核设计 28 Nacos ⼀致性协议 28 Nacos 自研 Distro 协议 38 Nacos 通信通道 年的阿里五彩石项目,自主研发完全可控,经历十多年双 11 洪峰考验,沉淀了高性能、 高可用、可扩展的核心能力,2018 年开源后引起了开发者的广泛关注和大量使用。本书也将介绍 Nacos 偏 AP 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全异步事件驱动的高性能架构和面向失败设计的高可用设计理念 等。相信开发者阅读后不仅可以更深入了解 Nacos,也有助于提高分布式系统的设计研发能力。 阿里巴巴中间件负责人 - 胡伟琪(白慕) 有非常出色的积累,2018 年初中间件团队决定把这⼀领域的技术进行重新梳理并开源,这就是本书 介绍的主角 Nacos,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Nacos 已经被大量开发者和企业客户用于生产环境,本 书详尽介绍了 Nacos 的架构设计、功能使用和最佳实践,推荐分布式应用的开发人员、运维人员和 对该领域感兴趣的技术爱好者阅读。 推荐序 < 8 Facebook 工程师 & CNCF 前 TOC 成员 - 李响0 码力 | 326 页 | 12.83 MB | 9 月前3
Curve质量监控与运维 - 网易数帆软件生命周期内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质量——向用户交付稳定可靠的软件; 监控——直观地展示Curve运行状态; 运维——保障Curve始终稳定高效运行。 质量 ✓ 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开发、review、CI) ✓ 测试方法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监控 ✓ 监控架构 ✓ 指标采集、后端处理、可视化展示 运维 ✓ 运维特性 (易部署、易升级、自治) ✓ 运维工具(部署工具、管理工具) 为了确保最终交付的软件满足需求,必须将质量控制贯穿于设计、开发到测试的整个流程中。 设计 设计流程 文档规范 开发 编码规范与提交流程 版本管理 测试 测试方法论 CI与异常测试 6/33设计流程 Curve团队采用敏捷开发模式,负责人在制定迭代计划时,确认哪些任务需要设计 文档: 小需求(改动小)将实现思路记录到任务管理系统中(JIRA),即可进行开发; 大需求(新模块 大需求(新模块、复杂功能)需要输出独立设计文档,并进行评审;对于功能或 性能影响较大的功能,还需要进行POC验证;评审和验证通过后才能启动开发 工作。 小需求 实现思路 开发 大需求 设计文档 POC 开发 7/33设计文档规范 设计文档需要具备以下内容: 修订记录 审批记录 系统介绍 相关调研 架构 重要流程 关键算法 接口 数据库设计 非功能特性设计0 码力 | 33 页 | 2.64 MB | 6 月前3
03-基于Apache APISIX的全流量API网关-温铭Skywalking开源项目的贡献者(commiter)。在创业之前, 在360做企业安全, 360开源委员会的发起人, 腾讯的TVP, TARS基金会的TOC成员, 在安全领域有四十多个专利, 最近三年全 职在做服务端的开源项目开发。在极客时间专栏著有OpenResty从入门到实战。 我们发现很多应用和服务都在向微服务、容器迁移, 形成新的云原生时代。云原生是未来五到十年一个 非常大的一个技术的一个颠覆, 云原生重写了传统的一些企业的技术架构 任一请求都会负载到整个的单体服务集群上 在微服务架构上, 对应请求会负载到对应的微服务子服务集群上 微服务的精细管理带来服务的弹性伸缩、开发团队变得敏捷、服务之 间隔离、降低故障率 但是同样的带来的一些问题: 接口之间通用的功能重复开发、膨胀的 服务数量、难以管理 使用API网关模式 使用API网关进行API聚合 使用API网关实现灰度发布 使用API网关实现服务熔断 全动态:路由、SSL 证书、上游、插件… • 40 多个插件,覆盖:身份认证、安全、日志、可观测性… Apache APISIX 设计思路 • API 网关的数据面和控制面分离 • 通过插件机制来方便二次开发和运维 • 高可用,没有单点故障 • 安全和稳定第一:基于 Nginx 实现;mTLS 认证;敏感信息加密加盐(salt)保存 • 高性能:单核心 QPS 1.5 万,延迟低于 0.7 毫秒 • 运维友好:Prometheus,0 码力 | 11 页 | 6.56 MB | 6 月前3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 1.0………………………… 7 4.2 针对人工智能应用安全风险 ………………………… 9 5. 综合治理措施 ……………………………………………… 10 6. 人工智能安全开发应用指引 ……………………………… 12 6.1 模型算法研发者安全开发指引 ……………………… 12 6.2 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安全指引 ……………………… 13 6.3 重点领域使用者安全应用指引 ……………………… 14 6 应用采取 包容态度。严守安全底线,对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合法权益的 风险及时采取措施。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 (V1.0)- 2 -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 1.2 风险导向、敏捷治理。密切跟踪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趋势,从人工 智能技术自身、人工智能应用两方面分析梳理安全风险,提出针对性防范应对 措施。关注安全风险发展变化,快速动态精准调整治理措施,持续优化治理机 制和方式,对确需政府监管事项及时予以响应。 应用场景,提出通过安全软件开发、数据质量提升、安全建设运维、测评监测 加固等技术手段提升人工智能产品及应用的安全性、公平性、可靠性、鲁棒性- 3 -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 的措施。 2.3 综合治理措施方面。明确技术研发机构、服务提供者、用户、政府 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各方发现、防范、应对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措施 手段,推动各方协同共治。 2.4 安全开发应用指引方面。明确模型算法研发者、服务提供者、重点0 码力 | 20 页 | 3.79 MB | 1 月前3
27-云原生赋能 AIoT 和边缘计算、云形态以及成熟度模型之道-高磊实现端到端的智能自动 化。是种生态型平台。 高级能力-混合云(资源角度) 控制力 服务、位置、规则可控 高安全 安全自主可控 高性能 硬件加速、配置优化 固定工作负载 私有云 混合云 SLB 工作负载可迁移 敏捷 标准化、自动化、快速响 应 低成本 按需伸缩、按需使用付费 弹性 可弹性无限拓展 弹性工作负载 公有云 ETCD ETCD Image Image Data X • 企业可以在业务高峰时使用混合云补充 SLB会根据算力资源需要进行切流。 • 混合云本质是一种资源运用形式,资源 使用地位不对等,以私有云为主体。 控制台 控制台 高级能力-多云(资源角度) 调研机构Gartner公司指出,80%的内部部署开发软件现在支持云计算或云原生,不断发展的云计算生态系统使企业能够更快、 更灵活、更实时地运营,从而带来竞争压力。接受云原生和多云方法作为一种新常态,意味着企业可以避免云计算供应商锁定, 可以提供超过5 将应用的分布式复杂性问题托付给Mesh层的数据面和控制面组件,实现全链路精准流量控制、 资源动态隔离以及零信任的安全能力,保证应用架构的稳定性目标的实现。 Serverless化 极大地降低了开发人员,特别是服务于前端的后端开发人员的运维负担,亚秒级的容器启动 速度和单物理机千容器的部署密度降低了serverless应用的技术障碍。 OAM统一交付能力 基于OAM的软件交付理念和工具重新定义了内部的DevOps流程,实现了应用的“一键安装、多0 码力 | 20 页 | 5.17 MB | 6 月前3
共 139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