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架构师峰会2019北京/云原生/阿里巴巴 Kubernetes 应用管理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mdash
6.91 MB
26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本文档总结了阿里巴巴在Kubernetes应用管理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主要内容包括:存量PaaS对接Kubernetes的新挑战,研发和运维对Kubernetes YAML文件的不同看法,解耦研发和运维的实践与教训,以及标准化、统一化的应用管理方法。文档还探讨了Kubernetes API的复杂性、运维能力的模块化描述、应用定义的标准化问题,并提出了分层化API设计和模块化封装的运维能力。 | ||
AI总结 | ||
《全球架构师峰会2019北京/云原生/阿里巴巴 Kubernetes 应用管理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摘要:
本次分享会由阿里云技术专家孙健波主讲,围绕阿里巴巴在Kubernetes应用管理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展开。以下是核心内容:
1. **阿里存量PaaS对接Kubernetes的新挑战**
- 研发存量系统对Kubernetes API的复杂性感到困惑。
- 运维需要掌握Kubernetes的扩展能力以全面管理云资源(如虚拟机、VPC等)。
- 如何通过Kubernetes实现统一的资源管理和标准化的应用定义?
2. **研发与运维对Kubernetes YAML文件的不同看法**
- 研发人员认为Kubernetes YAML文件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和维护。
- 运维人员则关注如何通过YAML文件实现模块化运维能力,并对应用定义进行标准化。
3. **阿里的实践与教训**
- 通过开放应用模型(OAM)实现分层化的应用定义,区分研发和运维的使用场景,降低复杂性。
- 采用模块化的运维能力封装,结合Helm、GitOps等工具,实现应用管理的标准化与统一化。
4. **关键技术与工具**
- 基于CNCF的“应用交付分层模型”,结合Kubernetes原生API、Kubernetes Operators、Trait等技术,构建分层化的应用管理体系。
- 通过OAM(开放应用模型)实现应用定义的标准化,降低研发与运维的协作成本。
5. **阿里的经验总结**
- 推荐采用分层化API设计,区分研发和运维的使用场景。
- 通过模块化运维能力封装,实现应用管理的标准化与自动化。
- 倡导与开源生态协作,推动应用交付模型的迭代与演进。
本次分享深入探讨了阿里巴巴在大规模容器化基础设施中Kubernetes应用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解决研发与运维痛点的方法与工具,为企业采用Kubernetes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
P1
P2
P3
P4
P5
P6
P7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9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