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Go 1.4 runtime
608.57 KB
29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文档详细介绍了Go 1.4 runtime的主要组件,包括内存分配器、垃圾回收器和Goroutine调度器。内存分配器基于tcmalloc,性能优异,协作良好。垃圾回收器采用阈值触发的并行标记和并发清理机制,支持强制回收以释放内存。Goroutine调度器通过M、G、P模型实现高效调度,支持线程多路复用和栈管理。文档还讨论了调度器的参数调整及其对任务分布的影响,以及内存管理的相关结构如span和allspans等。 | ||
AI总结 | ||
《Go 1.4 Runtime》总结
这份文档主要介绍了 Go 1.4 版本 runtime 的三个核心组件:内存分配器、垃圾回收器和协程调度器,重点阐述了它们的核心特性、改进措施及相关配置。
### 1. 内存分配器 (Memory Allocator)
- **核心特性**:基于 tcmalloc,性能优秀,具备自主管理、缓存复用和无锁分配特性。
- **设计理念**:通过线程多路复用和极小自定义初始栈优化资源使用,任务可以在多个线程间切换。
- **调度器 (Scheduler)**:采用 M-G-P 三种抽象模型协作,支持动态调整 P 的数量(通过 `runtime.GOMAXPROCS`)以优化任务队列分布。系统对 M 和 P 的最大值分别为 10000 和 256,超出限制会导致进程崩溃。
- **新任务创建**:新任务通过 `newproc` 创建,并分配到 P 队列或全局队列,支持批量唤醒和任务移动。
### 2. 垃圾回收器 (Garbage Collector)
- **触发机制**:采用阈值触发机制,或通过 `runtime.gc()` 强制触发回收。垃圾回收分为标记和清理两个阶段,支持并行标记和并发清理。
- **版本改进**:Go 1.4 版本对垃圾回收效率进行了优化,Go 1.5 进一步引入了并发无停顿回收器。
- **关键流程**:
- **标记阶段**:暂停用户逻辑,进行并行标记,遍历所有内存块(span),扫描堆内存(heap.Bitmap)。
- **清理阶段**:分阶段进行内存清理,定期强制回收以释放物理内存。
### 3. 协程调度器 (Goroutine Scheduler)
- **核心模型**:通过 M-G-P 三种抽象模型协作管理协程调度,支持任务在多个线程间切换。
- **配置调优**:通过 `runtime.GOMAXPROCS` 调整 P 的数量,以优化任务队列分布。系统对 M 的最大值为 10000,超过该限制会导致进程崩溃。 |
P1
P2
P3
P4
P5
P6
P7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22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