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C++ Memory Model: from C++11 to C++23

5.17 MB 112 页 0 评论
语言 格式 评分
英语
.pdf
3
摘要
文档讨论了C++11到C++23内存模型的演变,涵盖了内存模型的核心概念和相关工具。重点介绍了同步工具如静态变量初始化和std::call_once的应用,探讨了重排序的规则及其对编译器和处理器的影响,并详细说明了as-if规则在内存访问中的作用。同时,文档指出volatile的多数用法在C++20后已被弃用,并分析了其对内存访问的影响。
AI总结
以下是对文档内容的中文总结: --- ### 《C++ 内存模型:从 C++11 到 C++23》总结 #### 1. **同步工具** - **静态变量初始化**:从 C++11 开始,静态变量的初始化是“magic”(即线程安全,按sequenced-before规则)。 - **`std::call_once` 和 `std::once_flag`**:用于确保某段代码只执行一次,避免重复操作。 #### 2. **内存模型与重新排序** - C++ 的内存模型较为复杂,允许编译器和处理器在以下条件下重新排序内存访问: - **数据依赖性**:必须遵守数据依赖关系。 - **C++ 编译器**:根据“as-if”规则,可能会重新排序内存访问。 - **处理器**:不同处理器有不同的重排序保证。 - 这种重新排序可能导致代码在不同处理器上的行为差异。 #### 3. **AS-IF 规则** - **定义**:编译器可以按照“as-if”规则优化代码,只要结果与原始代码的语义一致。 - **volatile 对象的特殊性**:对 `volatile` 对象的访问必须严格按照表达式语义顺序执行,不会与同一线程上的其他 `volatile` 访问重排序。但处理器仍可能进行重排序。 #### 4. **volatile 的变化** - **C++20 后的变化**:`volatile` 的大多数用途已被弃用,主要原因包括: - **不可 预测性**:如 `+=` 和 `++` 是否为原子操作,`compare_exchange` 的读写次数等问题。 - **无效用法**:例如 `volatile` 修饰函数参数或返回类型(如 `foo(int volatile n)` 和 `int volatile foo()`)是无意义的。 --- 总结:文档主要探讨了从 C++11 到 C++23 的内存模型演变,重点分析了同步工具、内存重新排序、`volatile` 的语义及其在 C++20 后的弃用。内容涵盖了内存模型的核心规则和语言特性变化,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现代 C++ 内存模型。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00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