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张孝峰 Python与云 AWS的Python原生应用浅析Python与云 ——AWS的Python原生应用浅析 张孝峰 亚马逊AWS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 Python 30周年 Python发展时间线 2019/10 v3.8 v2.7.17 开始实现 1989/12 v0.9.0 1991/2 v1.0.0 1994/1 v2.0 2000/10 v2.5 2006/9 v2.6 2008/10 v3.0 2008/12 AWS同样功能丰富 AWS向客户提供超过165项功能全面的服务 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联网、分析、机器人、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 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 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 如何管理和使用海量的云API Amazon Athena Amazon Redshift 超过165项服务 数千个不同的API AWS Tools and SDKs • Python www.mydomain.com ECS Cluster 应用负载均衡器 OAuth Task Weather Task Portal Task 12要素应用宣言 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云平台 • 无需猜测容量 • 快速创新,低风险试错 • 摆脱无差异化的工作 • 数分钟全球化部署 Infrastructure as Code AWS CloudFormation 这个样例0 码力 | 42 页 | 8.12 MB | 1 年前3
1_丁来强_开源AIOps数据中台搭建与Python的作用开源AIOps数据中台搭建与 Python的作⽤用 丁来强 关于我 • ⼯工作10+年年,熟悉⼤大数据分析、ITOps、SecOps等领域 • 阿⾥里里云⽇日志服务上海海负责⼈人,之前在Splunk上海海 • ⾃自从2015年年,在4届PyCon上,累计分享7+不不同议题 • 云栖⼤大会或社区累计分享13+个⼤大数据系统或Python相关议题 往届视频与PPT ⽇日志服务钉钉群 •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理(时序数据的归并、变化数据更更新等) 机器器学习对分析增强的⽅方向 增强点 描述 统计性分析 基于IT实体与数据,在单维、多维变量量上的关联、聚类、分类和推断。 ⾃自动模式发现与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自动探索出数学与结构化模式,并⽤用于各种可能维度的预测。 异常检测 基于模式识别正常⾏行行为与异常⾏行行为。 根因判断 修剪⽹网络并提供有效问题的关系链接。 规范性建议 如下机器器学习框架 • ⾃自动化:Ansible、Puppet等 • AI增强 - 降噪去重与模式识别 • 对海海量量⽇日志进⾏行行模式聚类(例例如从65万条⽇日志,聚类出50条⽇日志模式) 阿⾥里里云⽇日志服务 Sumologic Splunk 消除告警疲劳 • 传统阈值⽅方式的告警并不不能解决问题: • 阈值难以合理理,或会⾮非常复杂 • 有效阈值维护成本较⾼高 • 过滤后的告警数量量依然较多0 码力 | 48 页 | 17.54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4.0 使用手册port=8080, debug=True) 现在,在 http://127.0.0.1:8080/ 页面就会看到欢迎页面了。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put_text('hello').style('color: red; font-size: 20px') # in combined output put_row([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35 页 | 7.45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5.1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44 页 | 7.46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5.2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44 页 | 7.46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5.0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44 页 | 7.46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6.0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48 页 | 7.47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7.1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51 页 | 7.47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8.2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60 页 | 7.48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8.1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58 页 | 7.48 MB | 1 年前3
共 222 条
- 1
- 2
- 3
- 4
- 5
- 6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