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云原生边云协同AI框架实践云原生边云协同AI框架实践 普杰 华为云边缘云创新Lab 高级工程师 KubeEdge SIG AI Tech Lead 目 录 Edge AI现状与趋势 01 Sedna:边云协同AI框架 02 Sedna-GM:K8S Operator 03 实践案例 04 Edge AI现状与趋势 第一部分 Why Edge AI? • Cloud中心化的AI计算范式不足以应对端上AI Centralized Client devices Edge AI • 随着大模型的发展,AI 计算对算力需求大 幅且快速增长 AI应用到越来越多的边缘场景 分布式协同AI 概念 将人工智能相关的部分任务部署到边缘设备,基于边缘设备、边缘服务 器、云服务器,利用分布式乃至分布式协同方式实现人工智能的技术 数据在边缘产生 边侧逐步具备AI能力 分布式协同AI 核心驱动力 分布式协同AI核心驱动力 分布式协同AI技术挑战 1. 边缘资源碎片化 2. 边缘数据孤岛 3. 边缘样本少 4. 边缘数据异构 分布式协同AI 技术挑战 边云协同AI框架 第二部分 首个分布式协同AI开源项目Sedna 基于KubeEdge提供的边云协同能力,支持现有AI类应用无缝下沉到边缘 为分布式协同机器学习服务 ✓ 降低构建与部署成本 ✓ 提升模型性能 ✓ 保护数据隐私 SIG成员近年发表分 布式协同AI顶会论文0 码力 | 37 页 | 2.36 MB | 1 年前3
Golang大规模云原生应用管理实践Golang⼤规模云原⽣应⽤管理实践 刘洋(炎寻) 关于我 • 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定居杭州 • 就职于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团队 • Problem Solver,聚焦中间件,容器,Kubernetes,PaaS平台… • OAM社区成员 开局一张图 规模化应用交付效率对比去年 每万笔峰值交易的IT成本对比4年前 提升1倍 下降80% 云原生 技术 稳定 成本 效率 效率 云原生-程序员视角 基础设施 K8s 云原生生态(CNCF) 云原生应用 云原生是以容器技术为基础围绕着Kubernetes进行的一场技术标准化演进。通过标准可扩展的调度,网络, 存储,容器运行时接口来提供基础设施;通过标准可扩展的声明式资源和控制器来提供运维能力。两层标 准化推进了细化的社会分工,各领域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和专业化,全面达到成本,效率,稳定性的优化。 4 6 7 2 Custom controller Network plugins Storage plugins 统筹规划, 降低成本 自动化运维, 提升稳定性 非业务逻辑剥离, 提升交付效率 Golang与云原生生态(CNCF) 项目数占比: 214/1512(14.2%) Github star数占比:1265737 / 2458072(51.5%)市值占比: $8.08T/$19.46T(41.5%)0 码力 | 23 页 | 7.70 MB | 1 年前3
1.每秒百万数据点 Go 应用监控系统演进每秒百万数据点 Go 应用监控系统演进 张平 AfterShip 高级 SRE 关于 AfterShip 拥抱云原生和开源系统 目 录 监控架构概览 01 如何监控 Go 应用? 02 Metrics 系统架构演进 03 Why VictoriaMetrics so good? 04 总结与展望 05 监控架构概览 第一部分 监控系统架构概览 -- 数据源 监控系统架构概览 监控系统架构概览 -- 告警配置 监控系统架构概览 -- 告警通道 如何监控 Go 应用? 第二部分 基于 Prometheus Go 应用监控接入流程 确定指标 为应用埋点 部署应用 配置服务发现 监控展示 指标类型 ● Go 运行时指标 ○ Goroutine 数量 ● 应用层指标 ○ infra_http_request_total ● 业务指标 ○ 总 Tracking 查询量 某个 ENT 客户的 Tracking 查询失败率 Metrics 系统架构演进 第三部分 2018-2020 2K+ 40K 1Mil+ 2020 年指标数据 业务指标数量 每秒写入数据点 Active Time Series 2018-2020 年架构 2020 年底面临的问题 ● 无法查询超过 30 天的数据 ● 查询慢,平均时间超过 2 分钟 ● 跨集群指标无法聚合 ●0 码力 | 42 页 | 2.32 MB | 1 年前3
云原生go-zero微服务框架设计思考云原生go-zero微服务框架设计思考 万俊峰Kevin@好未来 关于我 万俊峰Kevin ● go-zero作者 ● 好未来资深专家 ● 晓黑板研发负责人 ● 十多年研发团队管理经验 ● 近20年开发和架构经验 Agenda ● go-zero之前世今生 ● go-zero是如何设计的 ● go-zero如何高效解决问题 go-zero之前世今生 go-zero的由来 并发控制 数据统计 监控报警 链路跟踪 自动降载 自动熔断 超时控制 gRPC协议 日志记录 缓存控制 调用鉴权 异常捕获 并发控制 数据统计 监控报警 链路跟踪 自动降载 自动熔断 超时控制 Redis集群 Redis集群 数据库 MySQL集群 MongoDB集群 ClickHouse集群 服务发现 ETCD集群 Redis集群 代码未动,数据先行 ● 定义数据边界 ● 数据库互相隔离,通过RPC访问 数据库互相隔离,通过RPC访问 ● No join, no pain! 用户 商品 订单 物流 如何设计缓存 ● 缓存穿透,不存在的数据 ● 缓存一分钟 ● 缓存击穿,热点key过期 ● 只拿一次数据,共享结果 ● 缓存雪崩,大量缓存同时过期 ● 过期时间设置随机偏差 service redis1 mysql/mongo clusters redis2 redis3 类似DB的缓存索引方式0 码力 | 29 页 | 5.70 MB | 9 月前3
1.2 基于 Golang 构建高可扩展的云原生 PaaS 平台基于 Golang 构建⾼可扩展的云原⽣ PaaS 平台 刘浩杨 端点 技术专家 个⼈简介 - 18年加⼊端点,现任微服务和监控团队负责⼈ - 端点开源 PaaS Erda 的核⼼架构师 - 开源爱好者, Apache SkyWalking PMC 成员 ⽬ 录 ⾯向云原⽣的软件交付 01 端点⼀站式 PaaS - Erda 02 Erda 架构的思考 03 模块化开发框架 开源新时代的挑战 05 ⾯向云原⽣的软件交付 第⼀部分 ⾯向云原⽣的企业软件产品 - 敏捷开发 - 微服务化和容器化 - 交付标准化 - 可观察性 特点: 敏捷的⽬标是提升研发效能 需要⼀个 DevOps 平台来⽀撑敏捷开发的落地 这⾥需要有⼀个标准的交付平台 运⾏环境 业务 数据 业务系统 C 业务 数据 业务系统 A 业务 数据 业务系统 B 资源管理在统⼀平台 可靠的业务 贴身护航 基础⽀撑 持续保障系统稳定性 只需很少的运维投⼊即可保证系统稳定性 端点⼀站式 PaaS - Erda 第⼆部分 端点 PaaS 发展历程 有状态服务 Job / JobFlow 批计算 流计算 ⽆状态服务 DaemonSet Workloads 多集群调度 混合云调度 跨云迁移 多环境调度 业务数据统⼀调度 集群核⼼服务 Helm 镜像服务0 码力 | 40 页 | 8.60 MB | 1 年前3
云原生时代分布式链路追踪实践-曲赛云原生时代分布式链路 追踪实践 2021-08 曲赛 (saiqu) 微服务架构的困境 故障定位难 极高的沟通和交接成本 错综难懂的模块依赖关系 链路梳理难 日志分散 定位过程“击鼓传花” 跨端性能瓶颈分析繁杂 性能分析难 缺乏对系统整体认知的把控 不合理的调用关系 不合理的直连存储 架构治理能力匮乏 云原生可观测性 3 4 Trace 标准规范 5 标准 负 责人来自Grafana,Gitlab ✓ 持续更新 OpenTelemetry 2019年,由OpenTracing和OpenCensus合并 而来。 ✓ ✓ ✓ 蓬勃发展 Trace 数据模型:Trace Context,Baggage 6 Propagation Format W3C Trace-Context W3C Baggage Zipkin B3 format 响应 traceresponse: 00-1baad25c36c11c1e7fbd6d122bd85db6- cab70b47728a8a99-01 Trace 数据模型: Trace Detail 7 Trace 数据模型: Trace Detail 示例 8 Trace 采样策略 9 1. Head-based coherent sampling 2. Tail-based0 码力 | 17 页 | 2.47 MB | 1 年前3
2 张孝峰 Python与云 AWS的Python原生应用浅析Python与云 ——AWS的Python原生应用浅析 张孝峰 亚马逊AWS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 Python 30周年 Python发展时间线 2019/10 v3.8 v2.7.17 开始实现 1989/12 v0.9.0 1991/2 v1.0.0 1994/1 v2.0 2000/10 v2.5 2006/9 v2.6 2008/10 v3.0 2008/12 网络爬虫 • 大数据分析 48 82 160 280 516 722 1017 1430 1,957 2009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发布的功能和服务数量 AWS同样功能丰富 AWS向客户提供超过165项功能全面的服务 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联网、分析、机器人、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 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 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 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 如何管理和使用海量的云API Amazon Athena Amazon Redshift 超过165项服务 数千个不同的API AWS Tools and SDKs • Python (boto3) • C++ • PHP • .NET • Ruby • Java • Golang • Node.js • JavaScript0 码力 | 42 页 | 8.12 MB | 1 年前3
Erda 基于云原生的微服务可观测性 - 刘浩杨Erda 基于云原生的微服务可观测性 刘浩杨 端点科技 Erda 微服务和监控平台负责人 目 录 微服务系统监控的挑战 01 可观测性技术理论 02 Erda 服务观测平台技术内核分析 03 Erda 服务观测平台功能概览 04 Erda:新一代企业级云原生 PaaS 平台 当前微服务系统面临的挑战 目 录 微服务系统监控的挑战 01 可观测性技术理论 02 Erda 服务观测平台技术内核分析 horizontal (三)数据关联 目 录 微服务系统监控的挑战 01 可观测性技术理论 02 Erda 服务观测平台技术内核分析 03 Erda 服务观测平台功能概览 04 Erda MSP 微服务观测平台 Erda 微服务观测平台优势 指标覆盖完整 通过多种探针,覆盖基础 设施、业务系统、用户终 端全面的数据指标 高实时性 通过流计算平台,数据 处理和告警延迟都在秒 级别 级别 海量数据 存储处理 高性能的大数据处理架 构,轻松应对海量可观 测性数据处理 平台架构 可观测性数据采集 可观测性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选择 ES 数据索引管理 自动路由 指标到索引 01 02 03 自动索引滚动 根据容量和 TTL 自动评估数据 删除周期 InfluxQL To ES 消除 ES 查询的复杂性 统一图表交互接口 目 录 微服务系统监控的挑战 010 码力 | 25 页 | 6.96 MB | 1 年前3
全球架构师峰会2019北京/量子计算/量子计算及其潜在应用&mdash量子计算及其潜在应用 吕定顺 华为中央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吕定顺 量子算法和软件研究 • 吕定顺博士,目前就职于华为2012实验室中 央研究院,毕业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 量子物理学专业,至今在量子计算、量子模 拟领域等已经有7年研究经验。博士期间,曾 在 Nature Physics,PRX,Nature Communication,PRL,PRA 等国际知名期刊 发表论文7篇,H index为7,论文累计引用 480次。目前专精并聚焦在量子软件和算法研 究领域。 • 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 • 量子计算机遇和挑战 • 华为量子计算的进展 • 量子计算的潜在应用 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叠加 Dead Live Curiosity Kill the Cat 1/2( Dead + |????⟩) Huawei Confidential 5 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纠缠 Particle 1 Particle Particle 2 1 2 ( ↓1 ↓2 + | ↑1⟩| ↑2⟩) 量子计算的并行性 Equals to classical computer operate 2Ntimes Exp: Decry a 400bits integer that used for RSA password,it will take 600k years with the best classical computer0 码力 | 34 页 | 5.57 MB | 1 年前3
FPGA助力Python加速计算 陈志勇FPGA 助力 Python 加速计算 陈志勇 高级技术市场经理 安富利电子科技 2019年10月19日,北京 2 ➢ Python 语言:易学易读易用、可扩展性、可移植性等。 ➢ Python 开发工具:库丰富、效率高、调试方便 ➢ Python 的应用: 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 ➢ Python 的生态环境:软件平台、硬件平台、方案合作伙伴等 ➢ 用 Python 如何开发嵌入式产品?如何实现 工程师开发嵌入式产品的时候哪些地方可能会遇到性能瓶颈? ➢ 传统的计算平台:基于通用处理器的架构,Intel x86 ➢ 新的嵌入式计算平台:MCU,DSP,FPGA,GPU、ASSP等 ➢ 嵌入式计算: ➢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 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 嵌入 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 成。 ➢ 嵌入式系统促使计算机的形态和性能更加小型化,多功能,低功耗. ➢ 加速计算: ➢ 如何提高计算效率,提高计算性能 ➢ 加速计算框架的考虑 ➢ 加速计算平台的考虑 ➢ FPGA 是如何作为加速平台的?在边缘和云端 Python 与嵌入式计算 4 ➢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在PAL、GAL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 产物。0 码力 | 34 页 | 4.19 MB | 1 年前3
共 756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