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Deploy VTA on Intel FPGA

1.35 MB 12 页 0 评论
语言 格式 评分
英语
.pdf
3
摘要
文档详细介绍了在Intel FPGA上部署VTA(Vector Tile Accelerator)的过程。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步骤,涵盖了开发环境的搭建、Linux内核的配置、CMA(Contiguous Memory Allocation)内存分配的实现以及Chisel VTA的 datapath配置。部署过程中需要使用DE10-Nano开发板,并通过Quartus Prime 18.1 Lite Edition以及TVM框架进行交叉编译和硬件配置。最终通过运行测试脚本验证VTA的功能。文档还提到了摩尔定律的放缓背景以及多厂商支持的重要性。
AI总结
## 《Deploy VTA on Intel FPGA》总结 ### 简介 该文档指导用户在Intel FPGA上部署VTA,重点介绍了硬件配置、软件环境搭建及详细的部署步骤。 ### 硬件配置 - **开发板**:使用Terasic DE10-Nano,基于Intel Cyclone V和Arria V SoC。 - **工具安装**:下载并安装Quartus Prime 18.1 Lite Edition。 ### 软件配置 - **Linux内核**:从GitHub下载socfpga-4.9.76-ltsi-rt_18.08.02_pr版本的内核源码,编译并配置。 - **CMA内核模块**:构建并安装CMA模块,用于连续内存分配,增强硬件与软件的数据传输效率。 - **内存映射**:配置Cyclone V与Arria V SoC的物理内存映射,确保硬件与软件协同工作。 ### 部署步骤(共11步) 1. **硬件准备**:获取DE10-Nano开发板,并安装Quartus Prime 18.1 Lite Edition。 2. **系统镜像**:从Terasic注册并下载SDCard映像。 3. **补充文件**:从指定GitHub仓库下载补充文件,包括zImage和rootfs补丁。 4. **文件配置**: - 替换zImage到SDCard映像。 - 提取rootfs_supplement.tgz以安装Python 3。 - 复制cma.ko到主目录。 5. **编译TVM**:跨编译TVM框架,启用USE_VTA_FPGA标志。 6. **部署TVM**:将编译好的TVM复制到SDCard。 7. **模块安装与RPC启动**: - 安装cma.ko内核模块。 - 运行RPC服务器脚本。 8. **配置VTA**:将配置文件de10nano_config.json重命名为vta_config.json。 9. **硬件生成**:在VTA硬件目录下执行make命令,生成.sof文件并编程到FPGA。 10. **测试验证**:使用test_vta_insn.py脚本进行单元测试,确保部署成功。 ### 结果与展望 - 成功在Intel FPGA上部署并验证了VTA,验证了其功能和性能。 - 未来计划包括优化VTA性能,提升资源利用率。 该文档系统性地介绍了部署流程,适合具备相关硬件和软件基础的开发者参考。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