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4.2 架构
783.33 KB
32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文档概述了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4.2的架构,包括平台和应用的核心组件。内容涵盖了集群管理、安装和更新流程、以及Operator框架的使用。Telemetry服务在集群健康监测和更新中起到关键作用,提供了集群注册和自动维护功能。文档还详细描述了机器配置管理,包括MachineConfigController和machine-config-daemon的作用,以及Operator的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安装过程中要求访问互联网,包括Red Hat OpenShift Cluster Manager和Quay.io等资源,以确保软件包的下载和集群的更新。 | ||
AI总结 | ||
###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4.2 架构总结
#### 1. 平台架构概述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4.2 是一个基于 Kubernetes 的容器平台,旨在为容器化应用提供支持和管理。平台架构包括控制平面、节点管理、安装与更新机制等核心组件。
- **互联网依赖**:安装集群需要互联网访问,以下载安装程序和软件包。Telemetry 服务会自动运行,提供集群健康状态和更新指标,并将集群注册到 Red Hat OpenShift Cluster Manager(OCM)。
- **镜像仓库**:如果集群无法直接访问互联网,可以通过镜像仓库(mirror registry)进行离线安装,并在更新前更新仓库内容。
#### 2. 节点管理与更新
- **机器配置**:通过 `machine-config-daemon` 和 `machine-config-server` 实现节点配置管理。`machine-config-daemon` 在每个节点上运行,根据 `MachineConfigController` 的指示应用更新,包括操作系统和 Kubernetes 配置。
- **Operator 管理**:Operator 负责组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将独立 Operator 设置为非受管状态可能导致集群不受支持,需谨慎操作。
- **CVO 覆盖**:通过在集群版本操作符(CVO)中设置 `spec.overrides` 参数,可以覆盖组件行为,但这可能阻止集群升级,并使集群处于不受支持状态。
#### 3. 安装与更新
- **集群升级**:集群升级通过 `machine-config-daemon` 执行,确保节点配置与 `MachineConfig` 定义一致。
- ** Operator 状态**:某些 Operator 不支持非受管状态,可能导致集群损坏,需手动恢复。
#### 4. 开发与运维
- **应用开发**:支持通过 GitOps 管道将容器开发与 Git 存储库集成,简化应用部署与维护。
- **Operator 开发**:将应用程序打包为 Operator,使其具备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如自动化备份、扩展和状态跟踪。
#### 5. 操作系统支持
- **RHCOS**: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4.2 支持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CoreOS(RHCOS),提供更高效的操作系统管理和更新机制。
#### 6. 后续步骤
- **自动化开发流程**:建议使用 CI/CD 管道实现镜像构建与部署,集成 GitOps 工作流。
- **Operator 生态系统**:通过 Operator 提供应用的完整生命周期管理,简化运维任务。
### 总结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4.2 提供了强大的容器平台能力,依赖互联网进行安装与更新,支持离线环境通过镜像仓库实现集群管理。平台通过 `machine-config-daemon` 和 Operator 实现节点配置与组件生命周期管理,同时支持 GitOps 和 CI/CD 流水线,助力应用开发与部署。 |
P1
P2
P3
P4
P5
P6
P7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25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