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可观测性实践
2.88 MB
35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文档阐述了Go工程中的可观测性实践,重点介绍了可观测性的定义及链路追踪的实现方法。广义的可观测性是指根据系统外部输出信息推断内部状态的能力,软件系统的可观测性则是衡量理解系统状态的能力。文档详细描述了链路追踪的技术实现,包括Span的创建、命名以及上下文的存储,强调了在Go语言中通过Context传递跟踪上下文的重要性。此外,文档提到了OpenTelemetry作为解决厂商锁定问题的开源标准,可实时收集和传输遥测数据。 | ||
AI总结 | ||
## 《Go可观测性实践》总结
### 1. 可观测性概述
- **定义**:
- 广义可观测性:通过系统外部输出信息推断系统内部状态。
- 软件系统可观测性:一种度量能力,帮助理解系统当前状态,无需发布新代码即可分析异常状态。
- **作用**:无需部署新代码就能理解系统的新状态或异常状态。
### 2. 链路追踪实现
- **插桩(Instrument)**:
- 目标:让业务开发者几乎零成本接入链路追踪,依赖少量通用组件库改造。
- 实现:通过 `Context` 存储跟踪上下文,约定每个方法第一个参数为 `Context`。
- 覆盖组件:数据库、缓存、消息队列、RPC、HTTP 等。
- **Span 的核心字段**:
- `SpanID`:标识单一链路中的工作单元。
- `ParentID`:区分请求链路中嵌套关系,根 Span 无 `ParentID`。
- 时间戳:记录 Span 开始时间。
- 执行时长:记录 Span 的开始到结束时长。
### 3. 可观测性开源产品与标准化
- **厂商锁定问题**:
- 开源产品如 OpenTracing 和 OpenCensus 提供标准化接口,避免工具或厂商绑定。
- 2019 年,OpenTracing 和 OpenCensus 合并为 OTel,由 CNCF 负责。
- **OTel 的优势**:
- 标准化解決方案,用户可靈活选择后端存儲和展示工具。
- 支持实時遙測數據収集與傳輸,成为行业开源標準。 |
P1
P2
P3
P4
P5
P6
P7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28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