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veFS S3数据整理(合并碎片、清理冗余)
101.58 KB
3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该文档描述了CurveFS对S3数据进行整理的方案,主要针对客户端对文件部分多次写入导致的Chunk版本增多问题。方案包括后台服务遍历inode,处理超过阈值的chunkinfo,计算变更并更新元数据,最后删除旧对象。过程中需处理数据残留、变更冲突等风险,并采取措施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可靠性。 | ||
AI总结 | ||
以下是文档内容的中文总结:
---
# CurveFS S3数据整理(合并碎片、清理冗余)
## 背景
在单客户端和单MetaServer场景下,针对某个文件部分频繁写入后,同一Chunk会产生多个版本。客户端在读取时需要筛选和构建有效部分,导致读请求性能下降,且旧数据堆积。因此需要在合适时机对元数据和数据进行合并整理。
## 方案
基于以下三类数据结构和两层索引:
1. **s3ChunkInfoList[index] = [s3ChunkInfo(s)]**
- **s3ChunkInfo**:包含`chunkid`、`version`(写入时为0,合并后递增)、`offset`和`len`。
2. **s3 Object命名规则**:`chunkid_version_index`,`index`为该Chunk在Chunk内的位置。
## 执行步骤
1. **后台服务**:数据整理作为后台服务(线程池)运行于MetaServer,遍历MetaServer中的Inode,尝试进行数据整理。
2. **任务队列**:入队InodeKey,若已有任务则直接返回,不重复入队。
3. **筛选条件**:
- 获取不到Inode信息时退出;
- 非S3类型的Inode退出;
- 对每个Inode的每个Index内的ChunkInfo按`chunkid`升序排序;
- ChunkInfo数量超过20时进行处理。
## 变更过程
1. **计算变更**:
- 记录Chunk的最大`chunkid`;
- 读取Chunk的所有有效部分,`compaction+1`,新ChunkID为最大ChunkID,生成新S3对象。
2. **应用变更**:
- 新增S3对象不覆盖旧对象;
- 加锁,原子更新Inode的`S3ChunkInfoList`,失败时回退;
- 等待N秒,确保MDS通知客户端缓存失效;
- 删除旧对象。
## 问题与风险
1. **变更失败**:在执行过程中若挂掉,可能导致S3数据残留。
2. **元数据冲突**:多个变更同时进行时,元数据覆盖可能导致部分变更丢失。
## 冲突处理
1. **读操作**:若读失败,客户端可重试并重新拉取元数据。
2. **写操作**:对ChunkInfoList的新增不影响整理变更。
3. **删除操作**:标记删除的Inode不进行整理,处理边界情况。
4. **截断操作**:修改元数据长度,触发合并处理。
## 总结
数据整理旨在解决Chunk版本冗余和读性能下降问题。方案以最大ChunkID为基准,增量更新元数据,后台异步删除旧数据。方案尽力而为,但需注意变更失败和元数据冲突的风险。后续可优化冲突处理逻辑并开发数据清理工具。 |
P1
P2
P3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