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 Successor Build Systems: World Tour of Build Systems
7.02 MB
115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英语 | .pdf | 3 |
摘要 | ||
文档讨论了构建系统的多个关键方面,包括并行性、分布式构建、缓存机制以及可重复性。不同构建系统如Make、Ninja、Meson缺乏分布式缓存和执行能力,而Bazel支持定义自定义工具链以保持可重复性。Gradle由于粒度较低,导致小改动也会触发大规模重建。文档还探讨了如何从其他构建系统中学习并改进,强调construction并行性对优化编译时间的重要性。 | ||
AI总结 | ||
以下是文档内容的简要总结:
文档围绕构建系统的关键特性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了并行处理能力、分布式构建、可重复性和缓存机制等方面:
1. **并行处理能力**
构建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分为三个层次:
- **层次 3**:Bazel,可并行运行更多的目标,默认情况下并行度较高。
- **层次 2**:Make、Ninja,兼容最小化并行度,部分支持并行构建,但需手动配置。
- **层次 1**:Gradle,缺乏高效的双级并行机制,构建速度较慢。
2. **分布式构建**
- **层次 3**:Bazel 和 distributed.cc 支持分布式缓存和远程执行。
- **层次 2**:Gradle 仅支持本地缓存,无法实现分布式执行。
- **层次 1**:Make、Ninja 和 Meson 无分布式缓存或执行功能,完全依赖本地资源。
3. **可重复性**
- **层次 4**:Bazel 提供高级别的可重复性,工具链被视为输入的一部分,便于自定义工具链同时保持一致性。
- **层次 1**:Gradle 粗粒度的缓存机制导致小改动需重建大目标,影响构建效率。
4. **缓存机制**
- **层次 2**:Make、Ninja 和 Meson 使用文件系统的修改时间(mtime)来检测输入文件的变化,基于文件的时间戳判断是否需要重建。
- **层次 1**:Gradle 缓存粒度较低,依赖管理和构建流程不够明确。
总结:文档强调了不同构建系统在并行处理、分布式构建、可重复性和缓存机制方面的差异,特别是 Bazel 在高级功能上的优势,而 Make、Ninja 和 Gradle 等工具在某些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03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