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bian 新維護人員手冊• 字符串會被從頭到尾進行比較。 • 字母比數字大。 • 數字作爲整數進行比較。 • 字母按照 ASCII 編碼順序進行比較。 • 對於點號 (.),加號 (+),以及波浪號 (~) 則要應用特殊規則,具體如下: 0.0 < 0.5 < 0.10 < 0.99 < 1 < 1.0~rc1 < 1.0 < 1.0+b1 < 1.0+nmu1 < 1.1 < 2.0 有一種比較棘手的情況,當上游釋出 HOWTO:announce: http://lists.debian.org/debian-devel- announce/2006/03/msg00023.html. 4.3 changelog 這是一個必須的文件,它的特殊格式在 Debian Policy Manual, 4.4 ”debian/changelog” (http://www.debian.org/doc/debian- policy/ch-source 2010 00:37:31 +0100 6 (注:我爲它添加了行號。) 第 1 行是軟體包名、版本號、發行版和緊急程度。軟體包名必須與實際的原始碼包名相同,發行版應該是 unstable。 除非有特殊原因,緊急程度預設設定為 medium(中等)。 第 3-5 行是一個很長的條目,記錄了你在這個 Debian 修訂版本中做出的修改 (非上游修改——上游修改由上游作者建 立並由另外一個檔案維護,它們應被安裝為0 码力 | 63 页 | 512.12 KB | 1 年前3
Hello 算法 1.2.0 繁体中文 C# 版很小機率下才能達到,可能會帶來 一定的誤導性。而最差時間複雜度更為實用,因為它給出了一個效率安全值,讓我們可以放心地使用演算 法。 從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最差時間複雜度和最佳時間複雜度只出現於“特殊的資料分佈”,這些情況的出現機率 可能很小,並不能真實地反映演算法執行效率。相比之下,平均時間複雜度可以體現演算法在隨機輸入資料 下的執行效率,用 Θ 記號來表示。 對於部分演算法,我們可以簡 然而,二補數 1000 0000 是一個例外,它並沒有對應的原碼。根據轉換方法,我們得到該二補數的原碼為 0000 0000 。這顯然是矛盾的,因為該原碼表示數字 0 ,它的二補數應該是自身。計算機規定這個特殊的二 補數 1000 0000 代表 −128 。實際上,(−1) + (−127) 在二補數下的計算結果就是 −128 。 (−127) + (−1) → 1111 1111 (原碼) + 1000 可以轉換為計算加法 ? + (−?) ;計算乘法和除法可以轉換為計算多次 加法或減法。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出計算機使用二補數的原因:基於二補數表示,計算機可以用同樣的電路和操作來處理正 數和負數的加法,不需要設計特殊的硬體電路來處理減法,並且無須特別處理正負零的歧義問題。這大大簡 化了硬體設計,提高了運算效率。 二補數的設計非常精妙,因篇幅關係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建議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深入瞭解。 3.3.20 码力 | 379 页 | 18.79 MB | 10 月前3
Hello 算法 1.2.0 繁体中文 Dart 版很小機率下才能達到,可能會帶來 一定的誤導性。而最差時間複雜度更為實用,因為它給出了一個效率安全值,讓我們可以放心地使用演算 法。 從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最差時間複雜度和最佳時間複雜度只出現於“特殊的資料分佈”,這些情況的出現機率 可能很小,並不能真實地反映演算法執行效率。相比之下,平均時間複雜度可以體現演算法在隨機輸入資料 下的執行效率,用 Θ 記號來表示。 對於部分演算法,我們可以簡單 然而,二補數 1000 0000 是一個例外,它並沒有對應的原碼。根據轉換方法,我們得到該二補數的原碼為 0000 0000 。這顯然是矛盾的,因為該原碼表示數字 0 ,它的二補數應該是自身。計算機規定這個特殊的二 補數 1000 0000 代表 −128 。實際上,(−1) + (−127) 在二補數下的計算結果就是 −128 。 (−127) + (−1) → 1111 1111 (原碼) + 1000 可以轉換為計算加法 ? + (−?) ;計算乘法和除法可以轉換為計算多次 加法或減法。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出計算機使用二補數的原因:基於二補數表示,計算機可以用同樣的電路和操作來處理正 數和負數的加法,不需要設計特殊的硬體電路來處理減法,並且無須特別處理正負零的歧義問題。這大大簡 化了硬體設計,提高了運算效率。 二補數的設計非常精妙,因篇幅關係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建議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深入瞭解。 3.3.20 码力 | 378 页 | 18.77 MB | 10 月前3
Hello 算法 1.2.0 繁体中文 Go 版很小機率下才能達到,可能會帶來 一定的誤導性。而最差時間複雜度更為實用,因為它給出了一個效率安全值,讓我們可以放心地使用演算 法。 從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最差時間複雜度和最佳時間複雜度只出現於“特殊的資料分佈”,這些情況的出現機率 可能很小,並不能真實地反映演算法執行效率。相比之下,平均時間複雜度可以體現演算法在隨機輸入資料 下的執行效率,用 Θ 記號來表示。 對於部分演算法,我們可以簡 然而,二補數 1000 0000 是一個例外,它並沒有對應的原碼。根據轉換方法,我們得到該二補數的原碼為 0000 0000 。這顯然是矛盾的,因為該原碼表示數字 0 ,它的二補數應該是自身。計算機規定這個特殊的二 補數 1000 0000 代表 −128 。實際上,(−1) + (−127) 在二補數下的計算結果就是 −128 。 (−127) + (−1) → 1111 1111 (原碼) + 1000 可以轉換為計算加法 ? + (−?) ;計算乘法和除法可以轉換為計算多次 加法或減法。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出計算機使用二補數的原因:基於二補數表示,計算機可以用同樣的電路和操作來處理正 數和負數的加法,不需要設計特殊的硬體電路來處理減法,並且無須特別處理正負零的歧義問題。這大大簡 化了硬體設計,提高了運算效率。 二補數的設計非常精妙,因篇幅關係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建議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深入瞭解。 3.3.20 码力 | 385 页 | 18.80 MB | 10 月前3
Hello 算法 1.2.0 繁体中文 Kotlin 版很小機率下才能達到,可能會帶來 一定的誤導性。而最差時間複雜度更為實用,因為它給出了一個效率安全值,讓我們可以放心地使用演算 法。 從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最差時間複雜度和最佳時間複雜度只出現於“特殊的資料分佈”,這些情況的出現機率 可能很小,並不能真實地反映演算法執行效率。相比之下,平均時間複雜度可以體現演算法在隨機輸入資料 下的執行效率,用 Θ 記號來表示。 對於部分演算法,我們可以簡 然而,二補數 1000 0000 是一個例外,它並沒有對應的原碼。根據轉換方法,我們得到該二補數的原碼為 0000 0000 。這顯然是矛盾的,因為該原碼表示數字 0 ,它的二補數應該是自身。計算機規定這個特殊的二 補數 1000 0000 代表 −128 。實際上,(−1) + (−127) 在二補數下的計算結果就是 −128 。 (−127) + (−1) → 1111 1111 (原碼) + 1000 可以轉換為計算加法 ? + (−?) ;計算乘法和除法可以轉換為計算多次 加法或減法。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出計算機使用二補數的原因:基於二補數表示,計算機可以用同樣的電路和操作來處理正 數和負數的加法,不需要設計特殊的硬體電路來處理減法,並且無須特別處理正負零的歧義問題。這大大簡 化了硬體設計,提高了運算效率。 二補數的設計非常精妙,因篇幅關係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建議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深入瞭解。 3.3.20 码力 | 382 页 | 18.79 MB | 10 月前3
Hello 算法 1.2.0 繁体中文 Java 版在很小機率下才能達到,可能會帶來 一定的誤導性。而最差時間複雜度更為實用,因為它給出了一個效率安全值,讓我們可以放心地使用演算 法。 從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最差時間複雜度和最佳時間複雜度只出現於“特殊的資料分佈”,這些情況的出現機率 可能很小,並不能真實地反映演算法執行效率。相比之下,平均時間複雜度可以體現演算法在隨機輸入資料 下的執行效率,用 Θ 記號來表示。 對於部分演算法,我們可以簡 然而,二補數 1000 0000 是一個例外,它並沒有對應的原碼。根據轉換方法,我們得到該二補數的原碼為 0000 0000 。這顯然是矛盾的,因為該原碼表示數字 0 ,它的二補數應該是自身。計算機規定這個特殊的二 補數 1000 0000 代表 −128 。實際上,(−1) + (−127) 在二補數下的計算結果就是 −128 。 (−127) + (−1) → 1111 1111 (原碼) + 1000 可以轉換為計算加法 ? + (−?) ;計算乘法和除法可以轉換為計算多次 加法或減法。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出計算機使用二補數的原因:基於二補數表示,計算機可以用同樣的電路和操作來處理正 數和負數的加法,不需要設計特殊的硬體電路來處理減法,並且無須特別處理正負零的歧義問題。這大大簡 化了硬體設計,提高了運算效率。 二補數的設計非常精妙,因篇幅關係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建議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深入瞭解。 3.3.20 码力 | 379 页 | 18.79 MB | 10 月前3
Hello 算法 1.2.0 繁体中文 JavaScript 版很小機率下才能達到,可能會帶來 一定的誤導性。而最差時間複雜度更為實用,因為它給出了一個效率安全值,讓我們可以放心地使用演算 法。 從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最差時間複雜度和最佳時間複雜度只出現於“特殊的資料分佈”,這些情況的出現機率 可能很小,並不能真實地反映演算法執行效率。相比之下,平均時間複雜度可以體現演算法在隨機輸入資料 下的執行效率,用 Θ 記號來表示。 對於部分演算法,我們可以簡 然而,二補數 1000 0000 是一個例外,它並沒有對應的原碼。根據轉換方法,我們得到該二補數的原碼為 0000 0000 。這顯然是矛盾的,因為該原碼表示數字 0 ,它的二補數應該是自身。計算機規定這個特殊的二 補數 1000 0000 代表 −128 。實際上,(−1) + (−127) 在二補數下的計算結果就是 −128 。 (−127) + (−1) → 1111 1111 (原碼) + 1000 可以轉換為計算加法 ? + (−?) ;計算乘法和除法可以轉換為計算多次 加法或減法。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出計算機使用二補數的原因:基於二補數表示,計算機可以用同樣的電路和操作來處理正 數和負數的加法,不需要設計特殊的硬體電路來處理減法,並且無須特別處理正負零的歧義問題。這大大簡 化了硬體設計,提高了運算效率。 二補數的設計非常精妙,因篇幅關係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建議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深入瞭解。 第 3 章0 码力 | 379 页 | 18.78 MB | 10 月前3
Hello 算法 1.2.0 繁体中文 TypeScript 版很小機率下才能達到,可能會帶來 一定的誤導性。而最差時間複雜度更為實用,因為它給出了一個效率安全值,讓我們可以放心地使用演算 法。 從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最差時間複雜度和最佳時間複雜度只出現於“特殊的資料分佈”,這些情況的出現機率 可能很小,並不能真實地反映演算法執行效率。相比之下,平均時間複雜度可以體現演算法在隨機輸入資料 下的執行效率,用 Θ 記號來表示。 對於部分演算法,我們可以簡 然而,二補數 1000 0000 是一個例外,它並沒有對應的原碼。根據轉換方法,我們得到該二補數的原碼為 0000 0000 。這顯然是矛盾的,因為該原碼表示數字 0 ,它的二補數應該是自身。計算機規定這個特殊的二 補數 1000 0000 代表 −128 。實際上,(−1) + (−127) 在二補數下的計算結果就是 −128 。 (−127) + (−1) → 1111 1111 (原碼) + 1000 可以轉換為計算加法 ? + (−?) ;計算乘法和除法可以轉換為計算多次 加法或減法。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出計算機使用二補數的原因:基於二補數表示,計算機可以用同樣的電路和操作來處理正 數和負數的加法,不需要設計特殊的硬體電路來處理減法,並且無須特別處理正負零的歧義問題。這大大簡 化了硬體設計,提高了運算效率。 二補數的設計非常精妙,因篇幅關係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建議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深入瞭解。 3.3.20 码力 | 384 页 | 18.80 MB | 10 月前3
Hello 算法 1.2.0 繁体中文 Swift 版很小機率下才能達到,可能會帶來 一定的誤導性。而最差時間複雜度更為實用,因為它給出了一個效率安全值,讓我們可以放心地使用演算 法。 從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最差時間複雜度和最佳時間複雜度只出現於“特殊的資料分佈”,這些情況的出現機率 可能很小,並不能真實地反映演算法執行效率。相比之下,平均時間複雜度可以體現演算法在隨機輸入資料 下的執行效率,用 Θ 記號來表示。 對於部分演算法,我們可以簡 然而,二補數 1000 0000 是一個例外,它並沒有對應的原碼。根據轉換方法,我們得到該二補數的原碼為 0000 0000 。這顯然是矛盾的,因為該原碼表示數字 0 ,它的二補數應該是自身。計算機規定這個特殊的二 補數 1000 0000 代表 −128 。實際上,(−1) + (−127) 在二補數下的計算結果就是 −128 。 (−127) + (−1) → 1111 1111 (原碼) + 1000 可以轉換為計算加法 ? + (−?) ;計算乘法和除法可以轉換為計算多次 加法或減法。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出計算機使用二補數的原因:基於二補數表示,計算機可以用同樣的電路和操作來處理正 數和負數的加法,不需要設計特殊的硬體電路來處理減法,並且無須特別處理正負零的歧義問題。這大大簡 化了硬體設計,提高了運算效率。 二補數的設計非常精妙,因篇幅關係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建議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深入瞭解。 3.3.20 码力 | 379 页 | 18.79 MB | 10 月前3
Hello 算法 1.2.0 繁体中文 Ruby 版很小機率下才能達到,可能會帶來 一定的誤導性。而最差時間複雜度更為實用,因為它給出了一個效率安全值,讓我們可以放心地使用演算 法。 從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最差時間複雜度和最佳時間複雜度只出現於“特殊的資料分佈”,這些情況的出現機率 可能很小,並不能真實地反映演算法執行效率。相比之下,平均時間複雜度可以體現演算法在隨機輸入資料 下的執行效率,用 Θ 記號來表示。 對於部分演算法,我們可以簡 然而,二補數 1000 0000 是一個例外,它並沒有對應的原碼。根據轉換方法,我們得到該二補數的原碼為 0000 0000 。這顯然是矛盾的,因為該原碼表示數字 0 ,它的二補數應該是自身。計算機規定這個特殊的二 補數 1000 0000 代表 −128 。實際上,(−1) + (−127) 在二補數下的計算結果就是 −128 。 (−127) + (−1) → 1111 1111 (原碼) + 1000 可以轉換為計算加法 ? + (−?) ;計算乘法和除法可以轉換為計算多次 加法或減法。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出計算機使用二補數的原因:基於二補數表示,計算機可以用同樣的電路和操作來處理正 數和負數的加法,不需要設計特殊的硬體電路來處理減法,並且無須特別處理正負零的歧義問題。這大大簡 化了硬體設計,提高了運算效率。 二補數的設計非常精妙,因篇幅關係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建議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深入瞭解。 第 3 章0 码力 | 372 页 | 18.75 MB | 10 月前3
共 16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