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Flink的过去、现在和未来Single JVM Cloud GCE, EC2 Cluster Standalone, YARN DataStream Physical 统一 Operator 抽象 Pull-based operator Push-based operator 算子可自定义读取顺序 Table API & SQL 1.9 新特性 全新的 SQL 类型系统 DDL 初步支持 Table0 码力 | 33 页 | 3.36 MB | 1 年前3
TiDB v7.1 中文手册集群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设计与流程。 8.3.2.2.1 架构设计 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如下: 677 图 50: BR snapshot backup and restore architecture 8.3.2.2.2 备份流程 集群快照数据备份的流程如下: 678 图 51: snapshot backup process design 完整的备份交互流程描述如下: 1 Point-in-time recovery (PITR) 的架构设计与流 程。 8.3.2.3.1 架构设计 日志备份和 PITR 的架构如下: 图 53: BR log backup and PITR architecture 8.3.2.3.2 日志备份 日志备份的流程如下: 683 图 54: BR log backup process design 系统组件和关键概念: • local metadata:表示单 2 组件架构 在介绍具体的容灾方案之前,本部分将从容灾角度介绍容灾系统中的组件架构,包括 TiDB、TiCDC 和 BR。 8.4.1.2.1 TiDB 架构 图 58: TiDB architecture TiDB 的设计采用了计算、存储分离的架构: 734 • TiDB 为系统的计算层。 • TiKV 是系统的存储层,采用行存的方式保存数据库的数据记录,其中Region 是经过排序的若干行数据的0 码力 | 4369 页 | 98.92 MB | 1 年前3
TiDB v8.0 中文手册集群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设计与流程。 8.3.2.2.1 架构设计 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如下: 691 图 50: BR snapshot backup and restore architecture 8.3.2.2.2 备份流程 集群快照数据备份的流程如下: 692 图 51: snapshot backup process design 完整的备份交互流程描述如下: 1 Point-in-time recovery (PITR) 的架构设计与流 程。 8.3.2.3.1 架构设计 日志备份和 PITR 的架构如下: 图 53: BR log backup and PITR architecture 8.3.2.3.2 日志备份 日志备份的流程如下: 697 图 54: BR log backup process design 系统组件和关键概念: • local metadata:表示单 组件架构 在介绍具体的容灾方案之前,本部分将从容灾角度介绍容灾系统中的组件架构,包括 TiDB、TiCDC 和 BR。 750 8.4.1.2.1 TiDB 架构 图 58: TiDB architecture TiDB 的设计采用了计算、存储分离的架构: • TiDB 为系统的计算层。 • TiKV 是系统的存储层,采用行存的方式保存数据库的数据记录,其中Region 是经过排序的若干行数据的0 码力 | 4805 页 | 101.28 MB | 1 年前3
TiDB v7.5 中文手册集群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设计与流程。 8.3.2.2.1 架构设计 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如下: 674 图 50: BR snapshot backup and restore architecture 8.3.2.2.2 备份流程 集群快照数据备份的流程如下: 675 图 51: snapshot backup process design 完整的备份交互流程描述如下: 1 Point-in-time recovery (PITR) 的架构设计与流 程。 8.3.2.3.1 架构设计 日志备份和 PITR 的架构如下: 图 53: BR log backup and PITR architecture 8.3.2.3.2 日志备份 日志备份的流程如下: 680 图 54: BR log backup process design 系统组件和关键概念: • local metadata:表示单 2 组件架构 在介绍具体的容灾方案之前,本部分将从容灾角度介绍容灾系统中的组件架构,包括 TiDB、TiCDC 和 BR。 8.4.1.2.1 TiDB 架构 图 58: TiDB architecture TiDB 的设计采用了计算、存储分离的架构: 732 • TiDB 为系统的计算层。 • TiKV 是系统的存储层,采用行存的方式保存数据库的数据记录,其中Region 是经过排序的若干行数据的0 码力 | 4590 页 | 100.91 MB | 1 年前3
TiDB v7.6 中文手册集群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设计与流程。 8.3.2.2.1 架构设计 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如下: 684 图 50: BR snapshot backup and restore architecture 8.3.2.2.2 备份流程 集群快照数据备份的流程如下: 685 图 51: snapshot backup process design 完整的备份交互流程描述如下: 1 Point-in-time recovery (PITR) 的架构设计与流 程。 8.3.2.3.1 架构设计 日志备份和 PITR 的架构如下: 图 53: BR log backup and PITR architecture 8.3.2.3.2 日志备份 日志备份的流程如下: 690 图 54: BR log backup process design 系统组件和关键概念: • local metadata:表示单 2 组件架构 在介绍具体的容灾方案之前,本部分将从容灾角度介绍容灾系统中的组件架构,包括 TiDB、TiCDC 和 BR。 8.4.1.2.1 TiDB 架构 图 58: TiDB architecture TiDB 的设计采用了计算、存储分离的架构: • TiDB 为系统的计算层。 • TiKV 是系统的存储层,采用行存的方式保存数据库的数据记录,其中Region 是经过排序的若干行数据的0 码力 | 4666 页 | 101.24 MB | 1 年前3
TiDB v8.1 中文手册集群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设计与流程。 8.3.2.2.1 架构设计 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如下: 675 图 50: BR snapshot backup and restore architecture 8.3.2.2.2 备份流程 集群快照数据备份的流程如下: 676 图 51: snapshot backup process design 完整的备份交互流程描述如下: 1 Point-in-time recovery (PITR) 的架构设计与流 程。 8.3.2.3.1 架构设计 日志备份和 PITR 的架构如下: 图 53: BR log backup and PITR architecture 8.3.2.3.2 日志备份 日志备份的流程如下: 681 图 54: BR log backup process design 系统组件和关键概念: • local metadata:表示单 组件架构 在介绍具体的容灾方案之前,本部分将从容灾角度介绍容灾系统中的组件架构,包括 TiDB、TiCDC 和 BR。 734 8.4.1.2.1 TiDB 架构 图 58: TiDB architecture TiDB 的设计采用了计算、存储分离的架构: • TiDB 为系统的计算层。 • TiKV 是系统的存储层,采用行存的方式保存数据库的数据记录,其中Region 是经过排序的若干行数据的0 码力 | 4807 页 | 101.31 MB | 1 年前3
TiDB v8.2 中文手册集群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设计与流程。 8.4.2.2.1 架构设计 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如下: 710 图 52: BR snapshot backup and restore architecture 8.4.2.2.2 备份流程 集群快照数据备份的流程如下: 711 图 53: snapshot backup process design 完整的备份交互流程描述如下: 1 Point-in-time recovery (PITR) 的架构设计与流 程。 8.4.2.3.1 架构设计 日志备份和 PITR 的架构如下: 图 55: BR log backup and PITR architecture 8.4.2.3.2 日志备份 日志备份的流程如下: 716 图 56: BR log backup process design 系统组件和关键概念: • local metadata:表示单 2 组件架构 在介绍具体的容灾方案之前,本部分将从容灾角度介绍容灾系统中的组件架构,包括 TiDB、TiCDC 和 BR。 8.5.1.2.1 TiDB 架构 图 60: TiDB architecture TiDB 的设计采用了计算、存储分离的架构: • TiDB 为系统的计算层。 • TiKV 是系统的存储层,采用行存的方式保存数据库的数据记录,其中Region 是经过排序的若干行数据的0 码力 | 4987 页 | 102.91 MB | 10 月前3
TiDB v8.4 中文手册集群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设计与流程。 8.4.2.2.1 架构设计 快照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架构如下: 769 图 53: BR snapshot backup and restore architecture 8.4.2.2.2 备份流程 集群快照数据备份的流程如下: 770 图 54: snapshot backup process design 完整的备份交互流程描述如下: 1 Point-in-time recovery (PITR) 的架构设计与流 程。 8.4.2.3.1 架构设计 日志备份和 PITR 的架构如下: 图 56: BR log backup and PITR architecture 8.4.2.3.2 日志备份 日志备份的流程如下: 775 图 57: BR log backup process design 系统组件和关键概念: • local metadata:表示单 组件架构 在介绍具体的容灾方案之前,本部分将从容灾角度介绍容灾系统中的组件架构,包括 TiDB、TiCDC 和 BR。 832 8.5.1.2.1 TiDB 架构 图 61: TiDB architecture TiDB 的设计采用了计算、存储分离的架构: • TiDB 为系统的计算层。 • TiKV 是系统的存储层,采用行存的方式保存数据库的数据记录,其中Region 是经过排序的若干行数据的0 码力 | 5072 页 | 104.05 MB | 10 月前3
TiDB v8.5 中文手册TiCDC 进程获取 TiKV 节点上的 数据改变,在内部进行排序、合并等处理之后,通过多个同步任务 (Changefeed),同时向多个下游系统进行数 据同步。 图 44: TiCDC architecture 在以上架构图中: • TiKV Server:代表 TiDB 集群中的 TiKV 节点,当数据发生改变时 TiKV 节点会主动将发生的数据改变以变更 日志(KV change logs,简称 TiCDC 软件架构 TiCDC 集群由多个 TiCDC 对等节点组成,是一种分布式无状态的架构设计。TiCDC 集群及节点内部组件的设计如 下图所示: 799 图 74: TiCDC architecture 7.6.1.2 组件介绍 上图中,TiCDC 集群由多个运行了 TiCDC 实例的节点组成,每个 TiCDC 实例都运行一个 Capture 进程。多个 Capture 进程中会有一个被选举成为 Processor 是由多条 table pipeline 构成的。 每条 pipeline 包含 Puller、Sorter、Mounter 和 Sink 模块,如下图。 图 75: TiCDC architecture 各个模块之间是串行的关系,组合在一起完成从上游拉取、排序、加载和同步数据到下游的过程,其中: • Puller:从 TiKV 节点获取 DDL 和行变更信息。 800 • Sorter:将接收到的变更在0 码力 | 5095 页 | 104.54 MB | 10 月前3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4.6 在裸机上安装0/16 networking: machineNetwork: - cidr: 10.0.0.0/16 第 第 1 章 章 在裸机上安装 在裸机上安装 19 compute.architecture 决定池中机器的指令集合架构。目前不 支持异构集群,因此所有池都必须指定 相同的架构。有效值为 amd64 (默认 值)。 字符串 compute.hyperthread ing 是否在计算机器上启用或禁用并发多线 Platform 版 本匹配的镜像版本。此流程只使用 ISO 镜像。此安装类型不支持 RHCOS qcow2 镜像。 ISO 文件名类似以下示例: rhcos--live.<architecture>.iso 3. 使用 ISO 启动 RHCOS 安装。使用如下安装选项之一: 将 ISO 镜像刻录到磁盘并直接启动。 通过 LOM 接口使用 ISO 重定向。 4. 引导 ISO kernel: rhcos- -live-kernel-<architecture> initramfs: rhcos- -live-initramfs.<architecture>.img rootfs: rhcos- -live-rootfs.<architecture>.img 3. 上传引导方法所需的额外文件: 对于传统的 PXE,将 0 码力 | 160 页 | 1.70 MB | 1 年前3
共 245 条
- 1
- 2
- 3
- 4
- 5
- 6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