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WebIO v1.2.3 Documentation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 put_processbar() 添加 span() , output() 输出控制函数 添加JS执行函数: run_js() , eval_js() 更新UI: 显示输入时,使用浮动式输入框;发生未捕获异常时,前端使用 console日志记录异常 Backwards-incompatible changes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 不支持固定高度的输出区,移除 pywebio.output.s pywebio.output.set_title() , pywebio.output.set_auto_scroll_bottom(),改用 pywebio.session.set_env() 进行控制 移除 pywebio.output.table_cell_buttons() ,使用 pywebio.output.put_buttons() 替代 Detailed changes by module0 码力 | 119 页 | 7.43 MB | 1 年前3PyWebIO v1.2.2 Documentation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 put_processbar() 添加 span() , output() 输出控制函数 添加JS执行函数: run_js() , eval_js() 更新UI: 显示输入时,使用浮动式输入框;发生未捕获异常时,前端使用 console日志记录异常 Backwards-incompatible changes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 不支持固定高度的输出区,移除 pywebio.output.s pywebio.output.set_title() , pywebio.output.set_auto_scroll_bottom(),改用 pywebio.session.set_env() 进行控制 移除 pywebio.output.table_cell_buttons() ,使用 pywebio.output.put_buttons() 替代 Detailed changes by module0 码力 | 119 页 | 7.41 MB | 1 年前3PyWebIO v1.3.2 Documentation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 put_processbar() 添加 span() , output() 输出控制函数 添加JS执行函数: run_js() , eval_js() 更新UI: 显示输入时,使用浮动式输入框;发生未捕获异常时,前端使用 console日志记录异常 Backwards-incompatible changes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 不支持固定高度的输出区,移除 pywebio.output.s pywebio.output.set_title() , pywebio.output.set_auto_scroll_bottom(),改用 pywebio.session.set_env() 进行控制 移除 pywebio.output.table_cell_buttons() ,使用 pywebio.output.put_buttons() 替代 Detailed changes by module0 码力 | 133 页 | 7.44 MB | 1 年前3PyWebIO v1.3.0 Documentation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 put_processbar() 添加 span() , output() 输出控制函数 添加JS执行函数: run_js() , eval_js() 更新UI: 显示输入时,使用浮动式输入框;发生未捕获异常时,前端使用 console日志记录异常 Backwards-incompatible changes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 不支持固定高度的输出区,移除 pywebio.output.s pywebio.output.set_title() , pywebio.output.set_auto_scroll_bottom(),改用 pywebio.session.set_env() 进行控制 移除 pywebio.output.table_cell_buttons() ,使用 pywebio.output.put_buttons() 替代 Detailed changes by module0 码力 | 133 页 | 7.44 MB | 1 年前3PyWebIO v1.4.0 Documentation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 put_processbar() 添加 span() , output() 输出控制函数 添加JS执行函数: run_js() , eval_js() 更新UI: 显示输入时,使用浮动式输入框;发生未捕获异常时,前端使用 console日志记录异常 Backwards-incompatible changes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 不支持固定高度的输出区,移除 pywebio.output.s pywebio.output.set_title() , pywebio.output.set_auto_scroll_bottom(),改用 pywebio.session.set_env() 进行控制 移除 pywebio.output.table_cell_buttons() ,使用 pywebio.output.put_buttons() 替代 Detailed changes by module0 码力 | 135 页 | 7.45 MB | 1 年前3PyWebIO v1.3.1 Documentation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 put_processbar() 添加 span() , output() 输出控制函数 添加JS执行函数: run_js() , eval_js() 更新UI: 显示输入时,使用浮动式输入框;发生未捕获异常时,前端使用 console日志记录异常 Backwards-incompatible changes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 不支持固定高度的输出区,移除 pywebio.output.s pywebio.output.set_title() , pywebio.output.set_auto_scroll_bottom(),改用 pywebio.session.set_env() 进行控制 移除 pywebio.output.table_cell_buttons() ,使用 pywebio.output.put_buttons() 替代 Detailed changes by module0 码力 | 133 页 | 7.44 MB | 1 年前3PyWebIO v1.3.3 Documentation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 put_processbar() 添加 span() , output() 输出控制函数 添加JS执行函数: run_js() , eval_js() 更新UI: 显示输入时,使用浮动式输入框;发生未捕获异常时,前端使用 console日志记录异常 Backwards-incompatible changes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 不支持固定高度的输出区,移除 pywebio.output.s pywebio.output.set_title() , pywebio.output.set_auto_scroll_bottom(),改用 pywebio.session.set_env() 进行控制 移除 pywebio.output.table_cell_buttons() ,使用 pywebio.output.put_buttons() 替代 Detailed changes by module0 码力 | 133 页 | 7.44 MB | 1 年前3Zabbix 6.0 Manual
userparameter_reload 运行时控制选项,例如: zabbix_agentd -R userparameter_reload 或 zabbix_agent2 -R userparameter_reload UserParameter 是唯一将使用此命令重新加载的 agent 配置选项。 13 基于 BSD 的操作系统上的运行时控制 以前,基于 BSD 的系统不支持 Zabbix Zabbix server 和 Zabbix proxy 运行时控制选项。更改运行时命 令传输方法已允许取消此限制。现在 FreeBSD、NetBSD、OpenBSD 和 **BSD* 系列的其他操作系统都支持大多数命令。有关确切列表, 请参阅 Zabbix server 或proxy 的 运行时控制。 Zabbix agent 2 插件 外部插件加载器 以前,插件只能编译到 Zabbix agent Kubernetes 节点 • 基于 HTTP 的 Kubernetes 集群状态 • 通过 HTTP 的 Kubernetes API 服务器 • 通过 HTTP 的 Kubernetes 控制器管理器 • 基于 HTTP 的 Kubernetes 调度程序 • 基于 HTTP 的 Kubernetes kubelet 要启用 Kubernetes 监控,您需要使用新工具 Zabbix0 码力 | 1741 页 | 22.78 MB | 1 年前3PyWebIO v1.6.2 Documentation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 put_processbar() 添加 span() , output() 输出控制函数 添加JS执行函数: run_js() , eval_js() 更新UI: 显示输入时,使用浮动式输入框;发生未捕获异常时,前端使用 console日志记录异常 Backwards-incompatible changes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 不支持固定高度的输出区,移除 pywebio.output.s pywebio.output.set_title() , pywebio.output.set_auto_scroll_bottom(),改用 pywebio.session.set_env() 进行控制 移除 pywebio.output.table_cell_buttons() ,使用 pywebio.output.put_buttons() 替代 Detailed changes by module0 码力 | 148 页 | 7.46 MB | 1 年前3PyWebIO v1.5.1 Documentation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 put_processbar() 添加 span() , output() 输出控制函数 添加JS执行函数: run_js() , eval_js() 更新UI: 显示输入时,使用浮动式输入框;发生未捕获异常时,前端使用 console日志记录异常 Backwards-incompatible changes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 不支持固定高度的输出区,移除 pywebio.output.s pywebio.output.set_title() , pywebio.output.set_auto_scroll_bottom(),改用 pywebio.session.set_env() 进行控制 移除 pywebio.output.table_cell_buttons() ,使用 pywebio.output.put_buttons() 替代 Detailed changes by module0 码力 | 144 页 | 7.46 MB | 1 年前3
共 72 条
- 1
- 2
- 3
- 4
- 5
- 6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