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课程-温州大学-13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10 2.感知机算法 感知机(Perceptron)是二分类问题的 线性分类模型。 用 ? ∈ ??×? 表示数据集,用 ? 表示标 签。 需要学习的目标函数是 从一堆输入输出中学习模型参数?和?。 1 w b 2 w iw N w 1x 2x ix N x . . . . . . f y 输入 权重 偏置 求和 求和 输出 ?( ?,? = ? − 1。 若判别函数?T?? + ? < 0,且?? = +1,则? = ?+??,? = ?+1。 再选取另一个训练样本(??, ??),回到2。 终止条件:直到所有数据的输入输出对都不满足2中的(i)和(ii)中之一,则退出循环。 12 2.感知机算法 算法演示 分类问题 单层感知机只能处理 线性问题,无法处理 非线性问题!! 13 2.感知器算法 010 码力 | 29 页 | 1.60 MB | 1 年前3机器学习课程-温州大学-03深度学习-PyTorch入门
e, size],不同于卷积层要 求输入输出是四维张量。 in_features指的是输入的二维张量的大小,即输入的[batch_size, size]中的size。 out_features指的是输出的二维张量的大小,即输出的二维张量的形状为 [batch_size,output_size],当然,它也代表了该全连接层的神经元个数。 从输入输出的张量的shape角度来理解,相当于一个输入为[batch_size0 码力 | 40 页 | 1.64 MB | 1 年前3李东亮:云端图像技术的深度学习模型与应用
SACC2017 视觉感知的三个核心难点>>小、快、准 低秩矩阵分解 • 复杂度分析 • 问题求解 SACC2017 最早在人脸标准库上LFW达到99.7%的团队之一! SACC2017 输入输出固定,无状态 计算量大、响应->GPU 传输、存储压力 多任务串联 GPU服务框架-图像特点 通用计算(Caffe/Tensorflow/Mxnet) SACC2017 GPU服务框架0 码力 | 26 页 | 3.69 MB | 1 年前3【PyTorch深度学习-龙龙老师】-测试版202112
利用局部相关性的思想,我们把感受野窗口的高、宽记为?(感受野的高、宽可以不相 等,为了便与表达,这里只讨论高宽相等的情况),当前位置的节点与大小为?的窗口内的 所有像素相连接,与窗口外的其它像素点无关,此时网络层的输入输出关系表达如下: ?? = ? ( ∑ ????? dist(? ?)≤ ? √2 + ? ) 其中dist(? ?)表示节点?、?之间的欧式距离。 10 单元结构,代码如下: conv_layers = [ # 先创建包含多网络层的列表 # Conv-Conv-Pooling 单元 1 # 64 个 3x3 卷积核, 输入输出同大小 layers.Conv2D(64, kernel_size=[3, 3], padding="same", activation=tf.nn.r elu), 预览版202112 dtype=float32)> 此种情况也能获得2 × 2大小的卷积输出,与图 10.56 中可以获得相同大小的输出。因此, 不同输入大小的卷积运算可能获得相同大小的输出。考虑到卷积与转置卷积输入输出大小 关系互换,从转置卷积的角度来说,输入尺寸?经过转置卷积运算后,可能获得不同的输出 ?大小。因此通过在图 10.55 中填充?行、?列来实现不同大小的输出?,从而恢复普通卷积 不同大小的输入的情况,其中0 码力 | 439 页 | 29.91 MB | 1 年前3机器学习课程-温州大学-01机器学习-引言
scipy.constants 数学常量 scipy.fftpack 快速傅里叶变换 scipy.integrate 积分 scipy.interpolate 插值 scipy.io 数据输入输出 scipy.linalg 线性代数 scipy.ndimage N维图像 scipy.odr 正交距离回归 scipy.optimize 优化算法 scipy.signal 信号处理0 码力 | 78 页 | 3.69 MB | 1 年前3机器学习课程-温州大学-01深度学习-引言
scipy.constants 数学常量 scipy.fftpack 快速傅里叶变换 scipy.integrate 积分 scipy.interpolate 插值 scipy.io 数据输入输出 scipy.linalg 线性代数 scipy.ndimage N维图像 scipy.odr 正交距离回归 scipy.optimize 优化算法 scipy.signal 信号处理0 码力 | 80 页 | 5.38 MB | 1 年前3
共 6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