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利用夜莺扩展能力打造全方位监控系统利用夜莺扩展能力打造全方位监控系统 喻波 滴滴 专家工程师 目 录 运维监控需求来源 01 监控痛点:全面完备、跨云 02 夜莺介绍: 国产开源监控系统 03 夜莺设计实现:Agentd 数据采集 04 夜莺设计实现:Server 数据处理 05 夜莺设计实现:技术难点及细节 06 运维监控需求来源 第一部分 如果贵司的业务强依赖IT技术,IT故障会直接影响营业收入, 国产开源监控产品相对比较匮乏,夜莺希望重新定义国产开 源监控,支持云原生监控,经受了滴滴大规模生产检验 Nightingale 夜莺是新一代国产智能监控平台,既可以解决传统物理机虚拟机的场景,也可以解 决容器的场景。衍生自Open-Falcon和滴滴Odin监控,经受了包括小米、美团、滴滴 在内的数百家企业的生产环境验证,简单可依赖,好用到爆! 3500+ 600+ 500+ star issue 集群版n9e-tsdb 3种存储方案,按需选择 Agentd 夜莺设计实现 Agentd 数据采集 第四部分 监控系统的核心功能,是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展示,完 备性看采集能力,是否能够兼容并包,纳入更多生态的能力, 至关重要 夜莺数据采集 01.监控数据采集,all in one的agentd Agentd 进程存 活 端口监 控 插件脚 本 日志监 控 网络设0 码力 | 40 页 | 3.85 MB | 1 年前3
告警OnCall事件中心建设方法白皮书
Elastalert,如果上云了,可能还会有多套不同的云监控(尤其是多云场景下)。 监控系统的重心,通常是采集、存储、可视化、生成告警事件,但通常都不具有完备的事件后续处理能 力。这里说的后续处理主要包括:多渠道分级通知、告警静默、抑制、收敛聚合、降噪、排班、认领升 级、协同闭环处理等等。监控系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方面的能力,但是通常都不完备,而这,正是 PagerDuty FlashDuty FlashDuty 这种产品存在的价值。这些产品都是以 Duty 命名,核心就是支持告警 OnCall 值班处理的场景。 对于告警事件的后续处理,有哪些问题和需求以及何为最佳实践?我们从思路方法和工具实践两个方面分 别进行探讨,下面先行探讨思路方法,看看要解决这些问题和需求,我们有哪些可能的解法。 思路方法篇 告警事件的后续处理:多渠道分级通知、告警静默、抑制、收敛聚合、降噪、排班、认领升级、协同闭环 警太多、打扰太多的原因是什么,然后针对原因提出对应的 方案。 告警太多的常见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是告警规则设置得不合理。比如很多规则触发了告警之后,实际没有后续动作,只是起到 常态化通知的效果,不需要排查,也不需要止损,甚至连个长线的 TODO 都没有。这类告警多了人就疲 了,当重要的告警来临的时候,也容易忽略。这样的规则如果不经过治理,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很多无用 的告警。0 码力 | 23 页 | 1.75 MB | 1 年前3
B站统⼀监控系统的设计,演进
与实践分享错误率 服务端监控 ⽤用户端监控 如何推进? 服务端监控 场景 分析监控场景对应监控⼿手段 类型 metric类型 ⽇日志类型 ⾃自定义类型 ⼿手段 时间序列列数据 ⽇日志处理理流 ⾃自研 ⽤用户端监控 apm ⾃自研 客户端 播放器器 如何推进? 服务端监控 场景 分析监控场景对应监控⼿手段 类型 metric类型 ⽇日志类型 ⾃自定义类型 ⾃自定义类型 ⼿手段 时间序列列数据 ⽇日志处理理流 ⾃自研 ⽤用户端监控 apm ⾃自研 客户端 播放器器 metric⽅方案选型 • 能覆盖⼤大部分监控场景 • 固定⼏几种数据类型 ✦ Counter ✦ Gauge ✦ 等.. • 时序数据 ✦ 具有统计特性 ✦ 具有规律律性 metric数据特征 选型原则 • 基于开源⽅方案,⼆二次开发 发送告警渠道多 • 重要告警没有及时到达 • 优化告警没有数据依据 问题 • 告警标准化 • 告警收敛 • 告警渠道管理理 • 告警升级 • 告警报表 核⼼心功能 API⽹网关 服务树 告警收敛 屏蔽规则 事件管理理 告警渠道 报表系统 ⼯工单系统 鉴权 频控 标准化 时间维度 业务维度 关联关系 rms 告警升级 企业微信 钉钉 邮件 短信0 码力 | 34 页 | 650.25 KB | 1 年前3
PromQL 从入门到精通PromQL 从⼊⻔到精通 对于 Prometheus 生态的监控系统,PromQL 是必备技能,本文着重点讲解这个查询语言,掺 杂一些生产实践场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本文作者:秦晓辉,Open-Falcon、Nightingale 等开源项目创始人之一,极客时间《运 维监控系统实战笔记》作者;当前在创业(快猫星云联创),为客户提供监控/可观测性产品 方案,有需求的朋友欢迎联系我的微信 and vector2,其结果是一个由vector1的元素组成的向量,对于这些元素,vector2中 存在着完全匹配的标签集,其他元素被删除。metric的名称和值从左边的向量转移过来。 用于什么场景?先经过 vector1 做过滤得到一批监控数据,可能里边有一些是不想要的,可以 用 and 操作符,再加一个条件,用另一个 metric 的值做一些二次过滤。举例: disk_used_per {method="post"} 0.05 // 6 / 120 group_left 和 group_right 这两个关键词用于 one-to-many 和 many-to-one 的匹配场景,left、right 指向高基数的那一 侧的 vector。还是拿上面的 method_code:http_errors:rate5m 和 method:http_requests:rate5m0 码力 | 16 页 | 2.77 MB | 1 年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