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ShardingSphere 中文文档 5.0.0-alpha互联网的海量数据场景。 从性能方面来说,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大多采用 B+ 树类型的索引,在数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索引深度 的增加也将使得磁盘访问的 IO 次数增加,进而导致查询性能的下降;同时,高并发访问请求也使得集中 式数据库成为系统的最大瓶颈。 从可用性的方面来讲,服务化的无状态型,能够达到较小成本的随意扩容,这必然导致系统的最终压力 都落在数据库之上。而单一的数据节点,或者简单的主从架构,已经越来越难以承担。数据库的可用性, 拆分为一个个不可再分的单词。再使用语法解析器 对 SQL 进行理解,并最终提炼出解析上下文。解析上下文包括表、选择项、排序项、分组项、聚合函数、 分页信息、查询条件以及可能需要修改的占位符的标记。 执行器优化 合并和优化分片条件,如 OR 等。 SQL 路由 根据解析上下文匹配用户配置的分片策略,并生成路由路径。目前支持分片路由和广播路由。 SQL 改写 将 SQL 改写为在真实数据库中可以正确执行的语句。SQL ShardingSphere 采用一套自动化的执行引擎,负责将路由和改写完成之后的真实 SQL 安全且高效发送到 底层数据源执行。它不是简单地将 SQL 通过 JDBC 直接发送至数据源执行;也并非直接将执行请求放入 线程池去并发执行。它更关注平衡数据源连接创建以及内存占用所产生的消耗,以及最大限度地合理利 用并发等问题。执行引擎的目标是自动化的平衡资源控制与执行效率。 连接模式 从资源控制的角度看0 码力 | 301 页 | 3.44 MB | 1 年前3
Apache ShardingSphere 中文文档 5.1.1该节点对数据库的访问,使数据库能够保证足够的资源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 4.2. 管控 23 Apache ShardingSphere document, v5.1.1 限流 面对超负荷的请求开启限流,以保护部分请求可以得以高质量的响应。 4.3 数据分片 4.3.1 背景 传统的将数据集中存储至单一节点的解决方案,在性能、可用性和运维成本这三方面已经难于满足海量 数据的场景。 从性能方面来说,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大多采用 从性能方面来说,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大多采用 B+ 树类型的索引,在数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索引深度 的增加也将使得磁盘访问的 IO 次数增加,进而导致查询性能的下降;同时,高并发访问请求也使得集中 式数据库成为系统的最大瓶颈。 从可用性的方面来讲,服务化的无状态性,能够达到较小成本的随意扩容,这必然导致系统的最终压力 都落在数据库之上。而单一的数据节点,或者简单的主从架构,已经越来越难以承担。数据库的可用性, 内存中的记录仅为当前路由到的分片的结果集的当 前游标指向而已。按归并思想合并 m 个长度为 n 的已排序数组,时间复杂度为 O(mn(log m)),一般分 片数量 m 都较小,可以认为时间复杂度为 O(n),性能损耗很小。 其次,ShardingSphere 对仅落至单分片的查询进行进一步优化。落至单分片查询的请求并不需要改写 SQL 也可以保证记录的正确性,因此在此种情况下,ShardingSphere0 码力 | 409 页 | 4.47 MB | 1 年前3
Apache ShardingSphere 中文文档 5.4.1数据的场景。 从性能方面来说,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大多采用 B+ 树类型的索引,在数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索引深度 的增加也将使得磁盘访问的 IO 次数增加,进而导致查询性能的下降;同时,高并发访问请求也使得集中 式数据库成为系统的最大瓶颈。 从可用性的方面来讲,服务化的无状态性,能够达到较小成本的随意扩容,这必然导致系统的最终压力 都落在数据库之上。而单一的数据节点,或者简单的主从架构,已经越来越难以承担。数据库的可用性, 写操作类型的应用系统来说,将数据库拆分为主库和从库,主库负责处理事务性的增删改操作,从库负 责处理查询操作,能够有效的避免由数据更新导致的行锁,使得整个系统的查询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通过一主多从的配置方式,可以将查询请求均匀的分散到多个数据副本,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系统的处理 能力。使用多主多从的方式,不但能够提升系统的吞吐量,还能够提升系统的可用性,可以达到在任何 一个数据库宕机,甚至磁盘物理损坏的情况下仍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从库 查询数据操作所使用的数据库,可支持多从库。 主从同步 将主库的数据异步的同步到从库的操作。由于主从同步的异步性,从库与主库的数据会短时间内不一致。 负载均衡策略 通过负载均衡策略将查询请求疏导至不同从库。 8.3.7 使用限制 • 不处理主库和从库的数据同步 • 不处理主库和从库的数据同步延迟导致的数据不一致 • 不支持主库多写 • 不处理主从库间的事务一致性。主从模型中,事务中的数据读写均用主库。0 码力 | 530 页 | 4.49 MB | 1 年前3
Apache ShardingSphere 中文文档 5.1.2ShardingSphere 和数据库的连接。当某个 Apache ShardingSphere 节点超过负载后,停止 该节点对数据库的访问,使数据库能够保证足够的资源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 限流 面对超负荷的请求开启限流,以保护部分请求可以得以高质量的响应。 4.3 数据分片 4.3.1 背景 传统的将数据集中存储至单一节点的解决方案,在性能、可用性和运维成本这三方面已经难于满足海量 数据的场景。 从性能方面来说,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大多采用 从性能方面来说,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大多采用 B+ 树类型的索引,在数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索引深度 的增加也将使得磁盘访问的 IO 次数增加,进而导致查询性能的下降;同时,高并发访问请求也使得集中 式数据库成为系统的最大瓶颈。 从可用性的方面来讲,服务化的无状态性,能够达到较小成本的随意扩容,这必然导致系统的最终压力 都落在数据库之上。而单一的数据节点,或者简单的主从架构,已经越来越难以承担。数据库的可用性, 内存中的记录仅为当前路由到的分片的结果集的当 前游标指向而已。按归并思想合并 m 个长度为 n 的已排序数组,时间复杂度为 O(mn(log m)),一般分 片数量 m 都较小,可以认为时间复杂度为 O(n),性能损耗很小。 其次,ShardingSphere 对仅落至单分片的查询进行进一步优化。落至单分片查询的请求并不需要改写 SQL 也可以保证记录的正确性,因此在此种情况下,ShardingSphere0 码力 | 446 页 | 4.67 MB | 1 年前3
Apache ShardingSphere 中文文档 5.2.0数据的场景。 从性能方面来说,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大多采用 B+ 树类型的索引,在数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索引深度 的增加也将使得磁盘访问的 IO 次数增加,进而导致查询性能的下降;同时,高并发访问请求也使得集中 式数据库成为系统的最大瓶颈。 从可用性的方面来讲,服务化的无状态性,能够达到较小成本的随意扩容,这必然导致系统的最终压力 都落在数据库之上。而单一的数据节点,或者简单的主从架构,已经越来越难以承担。数据库的可用性, 写操作类型的应用系统来说,将数据库拆分为主库和从库,主库负责处理事务性的增删改操作,从库负 责处理查询操作,能够有效的避免由数据更新导致的行锁,使得整个系统的查询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通过一主多从的配置方式,可以将查询请求均匀的分散到多个数据副本,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系统的处理 能力。使用多主多从的方式,不但能够提升系统的吞吐量,还能够提升系统的可用性,可以达到在任何 一个数据库宕机,甚至磁盘物理损坏的情况下仍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从库 查询数据操作所使用的数据库,可支持多从库。 主从同步 将主库的数据异步的同步到从库的操作。由于主从同步的异步性,从库与主库的数据会短时间内不一致。 负载均衡策略 通过负载均衡策略将查询请求疏导至不同从库。 3.3.7 使用限制 • 不处理主库和从库的数据同步 • 不处理主库和从库的数据同步延迟导致的数据不一致 • 不支持主库多写 • 不处理主从库间的事务一致性。主从模型中,事务中的数据读写均用主库。0 码力 | 449 页 | 5.85 MB | 1 年前3
Apache ShardingSphere 中文文档 5.0.0数据的场景。 从性能方面来说,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大多采用 B+ 树类型的索引,在数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索引深度 的增加也将使得磁盘访问的 IO 次数增加,进而导致查询性能的下降;同时,高并发访问请求也使得集中 式数据库成为系统的最大瓶颈。 从可用性的方面来讲,服务化的无状态型,能够达到较小成本的随意扩容,这必然导致系统的最终压力 都落在数据库之上。而单一的数据节点,或者简单的主从架构,已经越来越难以承担。数据库的可用性, 前游标指向而已。对于本身即有序的待排序对象,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仅为 O(nlogn),性能损耗很 小。 其次,ShardingSphere 对仅落至单分片的查询进行进一步优化。落至单分片查询的请求并不需要改写 SQL 也可以保证记录的正确性,因此在此种情况下,ShardingSphere 并未进行 SQL 改写,从而达到节省带宽 的目的。 分页方案优化 由于 LIMIT 并不能通过索引查询数据,因此如果可以保证 写操作类型的应用系统来说,将数据库拆分为主库和从库,主库负责处理事务性的增删改操作,从库负 责处理查询操作,能够有效的避免由数据更新导致的行锁,使得整个系统的查询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通过一主多从的配置方式,可以将查询请求均匀的分散到多个数据副本,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系统的处理 能力。使用多主多从的方式,不但能够提升系统的吞吐量,还能够提升系统的可用性,可以达到在任何 一个数据库宕机,甚至磁盘物理损坏的情况下仍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0 码力 | 385 页 | 4.26 MB | 1 年前3
Apache ShardingSphere 中文文档 5.1.0该节点对数据库的访问,使数据库能够保证足够的资源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 4.2. 管控 23 Apache ShardingSphere document, v5.1.0 限流 面对超负荷的请求开启限流,以保护部分请求可以得以高质量的响应。 4.3 数据分片 4.3.1 背景 传统的将数据集中存储至单一节点的解决方案,在性能、可用性和运维成本这三方面已经难于满足海量 数据的场景。 从性能方面来说,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大多采用 从性能方面来说,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大多采用 B+ 树类型的索引,在数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索引深度 的增加也将使得磁盘访问的 IO 次数增加,进而导致查询性能的下降;同时,高并发访问请求也使得集中 式数据库成为系统的最大瓶颈。 从可用性的方面来讲,服务化的无状态性,能够达到较小成本的随意扩容,这必然导致系统的最终压力 都落在数据库之上。而单一的数据节点,或者简单的主从架构,已经越来越难以承担。数据库的可用性, 前游标指向而已。对于本身即有序的待排序对象,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仅为 O(nlogn),性能损耗很 小。 其次,ShardingSphere 对仅落至单分片的查询进行进一步优化。落至单分片查询的请求并不需要改写 SQL 也可以保证记录的正确性,因此在此种情况下,ShardingSphere 并未进行 SQL 改写,从而达到节省带宽 的目的。 分页方案优化 由于 LIMIT 并不能通过索引查询数据,因此如果可以保证0 码力 | 406 页 | 4.40 MB | 1 年前3
Apache ShardingSphere 中文文档 5.3.2数据的场景。 从性能方面来说,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大多采用 B+ 树类型的索引,在数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索引深度 的增加也将使得磁盘访问的 IO 次数增加,进而导致查询性能的下降;同时,高并发访问请求也使得集中 式数据库成为系统的最大瓶颈。 从可用性的方面来讲,服务化的无状态性,能够达到较小成本的随意扩容,这必然导致系统的最终压力 都落在数据库之上。而单一的数据节点,或者简单的主从架构,已经越来越难以承担。数据库的可用性, 写操作类型的应用系统来说,将数据库拆分为主库和从库,主库负责处理事务性的增删改操作,从库负 责处理查询操作,能够有效的避免由数据更新导致的行锁,使得整个系统的查询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通过一主多从的配置方式,可以将查询请求均匀的分散到多个数据副本,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系统的处理 能力。使用多主多从的方式,不但能够提升系统的吞吐量,还能够提升系统的可用性,可以达到在任何 一个数据库宕机,甚至磁盘物理损坏的情况下仍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从库 查询数据操作所使用的数据库,可支持多从库。 主从同步 将主库的数据异步的同步到从库的操作。由于主从同步的异步性,从库与主库的数据会短时间内不一致。 负载均衡策略 通过负载均衡策略将查询请求疏导至不同从库。 8.3.7 使用限制 • 不处理主库和从库的数据同步 • 不处理主库和从库的数据同步延迟导致的数据不一致 • 不支持主库多写 • 不处理主从库间的事务一致性。主从模型中,事务中的数据读写均用主库。0 码力 | 508 页 | 4.44 MB | 1 年前3
Apache ShardingSphere v5.5.0 中文文档数据的场景。 从性能方面来说,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大多采用 B+ 树类型的索引,在数据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索引深度 的增加也将使得磁盘访问的 IO 次数增加,进而导致查询性能的下降;同时,高并发访问请求也使得集中 式数据库成为系统的最大瓶颈。 从可用性的方面来讲,服务化的无状态性,能够达到较小成本的随意扩容,这必然导致系统的最终压力 都落在数据库之上。而单一的数据节点,或者简单的主从架构,已经越来越难以承担。数据库的可用性, 写操作类型的应用系统来说,将数据库拆分为主库和从库,主库负责处理事务性的增删改操作,从库负 责处理查询操作,能够有效的避免由数据更新导致的行锁,使得整个系统的查询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通过一主多从的配置方式,可以将查询请求均匀的分散到多个数据副本,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系统的处理 能力。使用多主多从的方式,不但能够提升系统的吞吐量,还能够提升系统的可用性,可以达到在任何 一个数据库宕机,甚至磁盘物理损坏的情况下仍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从库 查询数据操作所使用的数据库,可支持多从库。 主从同步 将主库的数据异步的同步到从库的操作。由于主从同步的异步性,从库与主库的数据会短时间内不一致。 负载均衡策略 通过负载均衡策略将查询请求疏导至不同从库。 8.3.7 使用限制 • 不处理主库和从库的数据同步 • 不处理主库和从库的数据同步延迟导致的数据不一致 • 不支持主库多写 • 不处理主从库间的事务一致性。主从模型中,事务中的数据读写均用主库。0 码力 | 557 页 | 4.61 MB | 1 年前3
Mybatis 3.3.0 中文用户指南例的引用放在任何类型的管理范围中,比如 Serlvet 架构中的 HttpSession。如果你现在正在使用一种 Web 框架,要考虑 SqlSession 放在一个和 HTTP 请求对象相似的范围中。换句话说,每次收到的 HTTP 请求,就可以打开一个 SqlSession,返回一个 响应,就关闭它。这个关闭操作是很重要的,你应该把这个关闭操作放到 finally 块中以确保每次都能执行关闭。下面的示例就是一个 中获得的。因此从技术层面讲,映射器实例的最大范围是 和 SqlSession 相同的,因为它们都是从 SqlSession 里被请求的。尽管如此,映射器实例的最佳范围是方法范围。也就是说,映射器 实例应该在调用它们的方法中被请求,用过之后即可废弃。并不需要显式地关闭映射器实例,尽管在整个请求范围(request scope) 保持映射器实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很快你会发现,像 SqlSession 一样, 。要知道为了方便使用延迟加载,数据源才是必须 的。 有三种内建的数据源类型(也就是 type=”[UNPOOLED|POOLED|JNDI]”): UNPOOLED– 这个数据源的实现只是每次被请求时打开和关闭连接。虽然一点慢,它对在及时可用连接方面没有性能要求的简单应用 程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不同的数据库在这方面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某些数据库来说使用连接池并不重要,这个配置也是理想 的。UNPOOLED0 码力 | 98 页 | 2.03 MB | 1 年前3
共 16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