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Euler 24.03 LTS 技术白皮书
事件。 2021 年 3 月 31 日,发布 openEuler 21.03 内核创新版,该版本将内核升级到 5.10, 并在内核方向实现内核热升级、内存分级 扩展等多个创新特性,加速提升多核性能,构筑千核运算能力。 2021年 9 月 30 日,全新openEuler 21.09创新版如期而至,这是openEuler全新发布后的第一个社区版本,实现了全场景支持。 增强服务器和云计算的特性,发布面向云原生的业务混部 日,发布 openEuler 22.09 创新版本,持续补齐全场景的支持。 2022 年 12 月 30 日,发布 openEuler 22.03 LTS SP1 版本,打造最佳迁移工具实现业务无感迁移,性能持续领先。 2023 年 3 月 30 日,发布 openEuler 23.03 内核创新版本,采用 Linux Kernel 6.1 内核,为未来 openEuler 长生命周期版本 采用 6 6.x 内核提前进行技术探索,方便开发者进行硬件适配、基础技术创新及上层应用创新。 2023 年 6 月 30 日,发布 openEuler 22.03 LTS SP2 版本,场景化竞争力特性增强,性能持续提升。 2023 年 9 月 30 日,发布 openEuler 23.09 创新版本,是基于 6.4 内核的创新版本(参见版本生命周期),提供更多新特性和功能, 给开发者和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服务更多的领域和更多的用户。0 码力 | 45 页 | 6.18 MB | 1 年前3openEuler 23.09 技术白皮书
事件。 2021 年 3 月 31 日,发布 openEuler 21.03 内核创新版,该版本将内核升级到 5.10, 还在内核方向实现内核热升级、 内存分级扩展等多个创新特性,加速提升多核性能,构筑千核运算能力。 2021 年 9 月 30 日,全新 openEuler 21.09 创新版如期而至,这是欧拉全新发布后的第一个社区版本,实现了全场景 支持。增强服务器和云计算的特性,发布面向云原生的业务混部 日,发布 openEuler 22.09 创新版本,持续补齐全场景的支持。 2022 年 12 月 30 日,发布 openEuler 22.03 LTS SP1 版本,打造最佳迁移工具实现业务无感迁移,性能持续领先。 2023 年 3 月 30 日,发布 openEuler 23.03 内核创新版本,采用 Linux Kernel 6.1 内核,为未来 openEuler 长生命周 期版本采用 6 6.x 内核提前进行技术探索,方便开发者进行硬件适配、基础技术创新及上层应用创新。 2023 年 6 月 30 日,发布 openEuler 22.03 LTS SP2 版本,场景化竞争力特性增强,性能持续领先。 2023 年 9 月 30 日,发布 openEuler 23.09 创新版本,是基于 6.4 内核的创新版本(参见版本生命周期),提供更多 新特性和功能,给开发者和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服务更多的领域和更多的用户。0 码力 | 52 页 | 5.25 MB | 1 年前3openEuler 22.03 LTS SP2 技术白皮书
事件。 2021 年 3 月 31 日,发布 openEuler 21.03 内核创新版,该版本将内核升级到 5.10, 还在内核方向实现内核热升级、 内存分级扩展等多个创新特性,加速提升多核性能,构筑千核运算能力。 2021 年 9 月 30 日,全新 openEuler 21.09 创新版如期而至,这是 openEuler 全新发布后的第一个社区版本,实现了 全场景支持。增强服务器和 日,发布 openEuler 22.09 创新版本,持续补齐全场景的支持。 2022 年 12 月 30 日,发布 openEuler 22.03 LTS SP1 版本,打造最佳迁移工具实现业务无感迁移,性能持续领先。 2023 年 3 月 30 日,发布 openEuler 23.03 内核创新版本,采用 Linux Kernel 6.1 内核,为未来 openEuler 长生命周 期版本采用 6 LTS SP2 版本,场景化竞争力特性增强,性能持续提升。 openEuler 版本管理 长生命周期版本 openEuler 20.03 LTS openEuler 22.03 LTS 创新版本 openEuler 22.09 openEuler 23.03 长生命周期版本 : 每两年发布一次,在创 新版本基础上提供长生命周期管理,维护 性能,可靠性和兼容性 创新版本 : 长生命周期版本之间每半年发0 码力 | 48 页 | 5.62 MB | 1 年前3openEuler 22.03-LTS 技术白皮书
件。 2021 年 3 月 31 日,发布 openEuler 21.03 内核创新版,该版本将内核升级到 5.10 , 还在内核方向实现内核热升级、 内存分级扩展等多个创新特性,加速提升多核性能,构筑千核运算能力。 2021 年 9 月 30 日,全新 openEuler 21.09 创新版如期而至,这是欧拉全新发布后的第一个社区版本,实现了全场景 支持。增强服务器和云计算的特性,发布面向云原生的业务混部 openEuler 21.09 长生命周期版本 创新版本 openEuler 社区主线 首个创新版 内核创新版 全场景版本 长生命周期版本:每两年发布一次, 在创新版本基础上提供长生命周期管理; 维护性能、可靠性和兼容性。 创新版本:长生命周期版本之间每 半年发布一次,集成 openEuler 以及其他社区最新版本技术进展 全场景长周期版 20.03 20.09 21.03 21.09 22 内存回收算法,保障在线业务安全可靠运行。 • 新文件系统 EulerFS:面向非易失性内存的新文件系统,采用软更新、目录双视图等技术减少文件元数据同步时间, 提升文件读写性能。 • 内存分级扩展 etMem:新增用户态 swap 功能,策略配置淘汰的冷内存交换到用户态存储,用户无感知,性能优于 内核态 swap。 • 内存 RAS 增强:内存可靠性分级技术,可以指定内核、关键进程等对内存故障敏感的数据优先使用高可靠内存,降0 码力 | 17 页 | 6.52 MB | 1 年前3openEuler 21.09 技术白皮书
事件。 2021 年 3 月 31 日,发布 openEuler 21.03 内核创新版,该版本将内核升级到 5.10, 还在内核方向实现内核热升级、 内存分级扩展等多个创新特性,加速提升多核性能,构筑千核运算能力。 2021年 9 月 30 日,全新openEuler 21.09创新版如期而至,这是欧拉全新发布后的第一个社区版本,实现了全场景支持。 增强服务器和云计算的特性,发布面向云原生的业务混部 openEuler 21.03 openEuler 21.09 长生命周期版本 创新版本 首个创新版 内核创新版 全场景版本 长生命周期版本:每两年发布一次, 在创新版本基础上提供长生命周期管理; 维护性能、可靠性和兼容性。 创新版本:长生命周期版本之间每 半年发布一次,集成 openEuler 以及其他社区最新版本技术进展 20.03 20.09 21.03 21.09 22.03 22.09 内存回收算法保障在线业务安全可靠运行。 • 新文件系统 EulerFS:面向非易失性内存的新文件系统,采用软更新、目录双视图等技术减少文件元数据同步时间, 提升文件读写性能。 • 内存分级扩展 etMem:新增用户态 swap 功能,策略配置淘汰的冷内存交换到用户态存储,用户无感知,性能 优于内核态 swap。 夯实云化基座 容器操作系统 KubeOS:云原生场景,实现 OS 容器化部署、运维,提供与业务容器一致的基于0 码力 | 35 页 | 3.72 MB | 1 年前3openEuler 21.03 技术白皮书
3 月 31 日,openEuler 21.03 创新版如期而至,该版本不仅将内核切换到 Linux Kernel 5.10, 还在内核方向实 现内核热升级、内存分层扩展等多个创新特性,加速提升多核性能,构筑千核运算能力。 openEuler 作为一个发行版平台,每两年推出一个 LTS 版本。该版本为企业级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 openEuler 也是一个技术孵化器。通过每半年发布一次的创新版,快速集成 支持以 Intel/ 兆芯为代表的 X86 架构,以鲲鹏、飞腾为代表的 ARM 架构,同时发布了 RISC-V 的体验版本。 openEuler 希望与广大用户和开发者一起加速完善多样化算力的生态和性能体验。 openEuler 希望把工作负载和最合适的算力单元进行匹配,通过软件优化提升并行处理能力,高效的释放多样性算力。 openEuler 版本管理 openEuler 20.03 LTS openEuler 20.09 openEuler 21.03 长生命周期版本 创新版本 首个创新版 内核创新版 云原生创新版 长生命周期版本:每两年发布一次,在创 新版本基础上提供长生命周期管理;维护 性能、可靠性和兼容性。 创新版本:长生命周期版本之间每 半年发布一次,集成 openEuler 以及其他社区最新版本技术进展 20.03 20.09 21.03 21.09 22.03 22.090 码力 | 18 页 | 1.30 MB | 1 年前3openEuler 22.09 技术白皮书
事件。 2021 年 3 月 31 日,发布 openEuler 21.03 内核创新版,该版本将内核升级到 5.10, 还在内核方向实现内核热升级、内存 分级扩展等多个创新特性,加速提升多核性能,构筑千核运算能力。 2021 年 9 月 30 日,全新 openEuler 21.09 创新版如期而至,这是欧拉全新发布后的第一个社区版本,实现了全场景支持。 增强服务器和云计算的特性,发布面向云原生的业务混部 openEuler 21.09 长生命周期版本 创新版本 openEuler 社区主线 首个创新版 内核创新版 全场景版本 长生命周期版本:每两年发布一次, 在创新版本基础上提供长生命周期管理; 维护性能、可靠性和兼容性。 创新版本:长生命周期版本之间每 半年发布一次,集成 openEuler 以及其他社区最新版本技术进展 全场景长周期版 20.03 20.09 21.03 21.09 22 内存回收算法保障在线业务安全可靠运行。 • 新文件系统 EulerFS:面向非易失性内存的新文件系统,采用软更新、目录双视图等技术减少文件元数据同步时间,提 升文件读写性能。 • 内存分级扩展 etMem:新增用户态 swap 功能,策略配置淘汰的冷内存交换到用户态存储,用户无感知,性能优于内 核态 swap。 • 内存 RAS 增强:内存可靠性分级技术,可以指定内核、关键进程等对内存故障敏感的数据优先使用高可靠内存,降低宕0 码力 | 13 页 | 1.39 MB | 1 年前3鸟哥的 Linux 私房菜:基础学习篇 第四版
CPU 处理完毕的 数据也必须要先写回内存中,最后数据才从内存传输到输出单元。 Tips 为什么我们都会说,要加快系统性能,通常将内存容量加大就可以获得相当好的成效? 如同下图以及上面的说明,因为所有的数据都要经过内存的传输, 所以内存的容量如果太 小,数据高速缓存就不足~影响性能相当大啊!尤其针对 Linux 作为服务器的环境下!这点 要特别记忆喔! 综合上面所说的,我们会知道其实电脑是由几个单元所组成的,包括输入单元、 至于数据会流进/ 流出内存则是 CPU 所发布的控制命令!而 CPU 实际要处理的数据则完全来自于内存 (不管 是程序还是一般文件数据)!这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喔! 这也是为什么当你的内存不足时,系 统的性能就很糟糕!也是为什么现在人们买智能手机时,对于可用内存的要求都很高的原 因! 而由上面的图示我们也能知道,所有的单元都是由 CPU 内部的控制单元来负责协调的,因此 CPU 是整个电脑系统的最重要部分! 精简指令集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RISC):[5] 这种 CPU 的设计中,微指令集较为精简,每个指令的执行时间都很短,完成的动作也很单 纯,指令的执行性能较佳; 但是若要做复杂的事情,就要由多个指令来完成。常见的 RISC 微指令集 CPU 主要例如甲骨文 (Oracle) 公司的 SPARC 系列、 IBM 公司的 Power Architecture0 码力 | 1158 页 | 13.73 MB | 1 年前3鸟哥的Linux私房菜:基础学习篇 第四版
CPU 处理完毕的数据也必须要先写回内存中,最后数据才从内存 传输到输出单元。 Tips 为什么我们都会说,要加快系统性能,通常将内存容量加大就可以获得相当好的成效?如同下图以及上面的说 明,因为所有的数据都要经过内存的传输, 所以内存的容量如果太小,数据高速缓存就不足~影响性能相当大啊!尤 其针对 Linux 作为服务器的环境下!这点要特别记忆喔! 综合上面所说的,我们会知道其实电脑是由几个单元所组成的,包括输入单元、 至于数据会流进/流出内存则是 CPU 所发布的控制命令!而 CPU 实际要处理的数据则完全来自于内存 (不管是程序还是一般文件数据)!这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喔! 这也是为什 么当你的内存不足时,系统的性能就很糟糕!也是为什么现在人们买智能手机时,对于可用内存的要求都很高的原 因! 而由上面的图示我们也能知道,所有的单元都是由 CPU 内部的控制单元来负责协调的,因此 CPU 是整个电脑系统 的最重要部分! 精简指令集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RISC):[5] 这种 CPU 的设计中,微指令集较为精简,每个指令的执行时间都很短,完成的动作也很单纯,指令的执行性能 较佳; 但是若要做复杂的事情,就要由多个指令来完成。常见的 RISC 微指令集 CPU 主要例如甲骨文 (Oracle) 公司的 SPARC 系列、 IBM 公司的 Power Architecture0 码力 | 1057 页 | 14.60 MB | 1 年前3Cilium的网络加速秘诀
��������������������� �������������������� ���������������� ������������������������ Cilium加速网络 性能提升的主要表现: • 不同场景下,不同程度地降低了 网络数据包的“转发延时” • 不同场景下,不同程度地提升了 网络数据包的“吞吐量” • 不同场景下,不同程度地降低了 转发数据包所需的“ redirect 能力,帮 助数据包在主机物 理网卡和pod虚拟 网卡之间快速转发, 能够完全 bypass 内核协议族的处理。 在某测试场景下, 跨节点间的 pod 通 信的 tcp 性能,比 node间应用通信的 tcp 性能还稍高 woker node2 woker node1 pod1 process kernel network stack tc ingress 的地址解 析,并且伪装通信目的地址,让上层应用 无感知 DNAT 的发生 效果: • 集群内访问nodePort、LoadBalancer 的service时,能够减少数据包转发跳 数,极大提高网络性能 • 相比传统 iptables 等 技术,降低了访 问延时。例如在相同环境下,service 数量达到3K,kube-proxy iptables下 的的延时为0.6ms,而cilium的延时为0 码力 | 14 页 | 11.97 MB | 1 年前3
共 39 条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