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Comb在华为消费者云的亿级用户微服务实践间挂住;如果配置过小,则会导致超时增多,成功率降低。 3、雪崩效应:假如超时时间配置较大(例如3S),服务端响 应的平均时延达到了超时时间阈值,会导致业务线程长时间处 于wait状态,工作效率降低,业务堆积,发生级联的雪崩效应。 实践-全栈异步 Website: http://servicecomb.incubator.apache.org/ Gitter: https://gitter.im/ServiceCombUsers/Lobby O利用效率 异步场景3:业务超时较长:业务上对服务调用时延不敏感(例如1-3S),如果采用同步调用 + 大超时时间,在业务高峰期,如果 时延达到超时阈值,系统很容易被压挂 异步场景4:级联调用:需要级联调用多个微服务,希望提升可靠性,不会因为某个微服务处理慢而导致其它微服务调用被阻塞 传统I/O和业务线程分离技术: 纯Reactive异步: 性能对比测试:采用Reactive异步模式之0 码力 | 15 页 | 1.15 MB | 1 年前3
反应式微服务框架ServiceComb设计思想&mdashCallback hell 实践案例—华为消费者云 异步场景1:降低长流程/复杂业务流程时延 异步场景2:CPU资源使用率低、性能要求高 异步场景3:需要配置较长超时时间的接口 异步场景4:多个微服务级联调用 性能对比测试: 采用Reactive异步模式之后,TPS提升 43% 左右 时延降低 28% 左右,CPU占用降低 56% 左右 总结 n 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可同时使用; n 必须关注整个调用链路,不能只关注通信。0 码力 | 33 页 | 5.68 MB | 1 年前3
共 2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