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微服务环境下的系统治理与容错

16.09 MB 45 页 0 评论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摘要
本文探讨了微服务环境下的系统治理与容错,指出了微服务架构中的两个谬论:服务之间是强隔离的和微服务是大型系统的唯一选择。文档强调了解耦合、独立开发部署以及在组织结构上实现跨职能的自治团队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服务分解的四大障碍:网络延迟、同步通信降低可用性、跨服务的数据一致性和上帝类微服务。文中还提到,微服务的目标不是技术上的实现,而是加速大型复杂应用程序的开发,并强调了编写整洁代码、自动化测试、关注服务本质以及避免分布式单体的重要性。
AI总结
《微服务环境下的系统治理与容错》总结如下: 1. **微服务架构的核心要点**: - 微服务强调服务之间的解耦合和独立开发、部署。 - 微服务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银弹”,也不是大型系统的唯一选择。 - 微服务的“微”并不仅仅指服务的大小,而是强调功能的模块化和服务的独立性。 2. **治理微服务的关键**: - **避免微服务的两个“谬论”**:服务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强隔离;微服务并非所有系统的唯一选择。 - 服务的分解和定义是微服务的本质,而非技术工具的选择。 - 实现微服务架构的目标是加速大型复杂应用程序的开发,而非仅仅采用微服务架构。 3. **容错与挑战**: - 容错是微服务环境下的重要问题,需要应对网络延迟、同步通信降低可用性、跨服务数据一致性等四大障碍。 - 上帝类微服务是需要警惕的反面例子。 4. **实践与总结**: - **五条忠告**: 1. 微服务不是万能解决方案。 2. 编写整洁代码和自动化测试是基础。 3. 关注服务分解,而非技术工具。 4. 保持服务松耦合,避免分布式单体。 5. 技术实践需配合组织结构调整,采用DevOps原则,形成跨职能自治团队。 - 微服务架构的目标是加速开发,而非单纯追求架构变更。 документ
P1
P2
P3
P4
P5
P6
P7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38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