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curvefs client删除文件和目录功能设计

325.42 KB 15 页 0 评论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摘要
文档设计了CurveFS客户端删除文件和目录的功能,解决了当前删除接口中未处理nlink字段和lookup count的问题。该设计引入了Trash机制和Session机制,以实现文件的回收站功能和维护inode的打开状态。通过调研MooseFS和Chubaofs,确定使用Trash机制来存储删除的inode,并在metaserver端实现Session机制来管理客户端的打开状态。设计还包括定期清理Trash中的过期inode以及实现查询工具以管理Trash中的inode。
AI总结
## 《CurveFS Client删除文件和目录功能设计》总结 ### 背景 - **现状**:当前CurveFS Client在删除文件和目录时,只能简单删除inode和dentry结构,未处理nlink和lookup count,导致功能不完善。 - **需求**:通过研究MooseFS和ChubaOFS,设计解决方案,完善删除功能。 ### 相关调研 - **MooseFS**: - 使用两种机制:Trash和Reserve。 - Trash:文件类型改为TYPE_TRASH,移至回收站,定期清理。 - Reserve:处理文件被打开时的删除,设置TYPE_RESERVED,记录到Reserved链表,等待释放。 - 优点:通过Meta文件系统优雅管理。 - 缺点:复杂,适合单MDS架构。 - **ChubaOFS**: - 使用freelist记录nlink为0的inode,保留7天,定期清理。 - forget接口处理孤儿inode,设置DeleteMarkFlag强制清理。 - 优点:实现简单,适合现有架构。 - 缺点:可能导致孤儿inode,需运维处理。 ### 方案设计思考 1. **Trash机制**: - **方案**:一个Trash,区分文件和目录类型。 - **实现**:将inode保留在原地,记录时间,便于清理。 - **优点**:简单,适合现有架构。 - **缺点**:查询复杂,需工具支持。 2. **Session机制**: - **目的**:处理文件被删除时已打开的场景。 - **实现**:Client在open时记录Session,close时移除。icana机制维护打开状态,定期清理无效会话。 3. **删除流程**: - **文件**:nlink减到0则放至Trash,等待清理。 - **目录**:nlink从2减至0,直接删除,无需Trash。 ### 方案设计 - **Trash机制**: - 记录nlink为0的inode,定期清理超过7天的。 - Trash保存在原地,便于扫描和管理。 - Через工具查询 Trash,区分文件状态。 - **Session机制**: - Client在open时向MetaServer注册Session。 - close时移除Session,触发inode清理。 ### 遗留问题 1. **孤儿inode处理**: - 定期由MetaServer清理,(scanATERIALS)。 - vårdsогда, client端不处理,因可能导致无法回收。 2. **删除路径复杂性**: - 多目录情况下, Trash的位置需谨慎选择,避免用户目录冲突。 3. **工具实现**: - 开发工具查询 Trash, 逐个分区遍历, 复杂度高。 ### 工作量评估 - **Trash机制**: - MetaServer端:3天。 - Client工具:2天。 - **Session机制**: - MetaServer端:3天。 - Client端:3天。 - **遗留问题**:需进一步规划。 ### 结论 通过Trash和Session机制的结合,完善CurveFS Client的删除功能,确保文件系统稳定运行。方案目前选择简单实现,未来考虑优化,如moosefs式的Meta管理,以提升优雅性和可维护性。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3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