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与PyTorch入门实战 - 26. LR多分类实战
566.94 KB
8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该文档主要讲解了使用PyTorch框架进行多分类问题的实战训练。实战内容包括MNIST数据集的加载与处理、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与训练。具体步骤包括数据加载部分从服务器下载MNIST训练和测试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网络结构部分采用了三层全连接网络,每层均使用Kaiming正则化初始化权重,前两层使用ReLU激活函数。优化器选择了SGD,损失函数使用了交叉熵损失函数,通过反向传播进行训练。 | ||
AI总结 | ||
以下是对文档内容的总结: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使用PyTorch进行多分类任务的实战操作,围绕MNIST数据集展开。以下是核心内容的总结:
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从http://yann.lecun.com/exdb/mnist/下载MNIST数据集,包括训练集和测试集。
- 数据预处理:将输入数据展平成一维形式(`data.view(-1, )`)。
2. **模型结构**
- 使用全连接神经网络进行多分类任务。
- 网络结构包括三个全连接层(`w1`, `w2`, `w3`),均使用Kaiming均匀分布初始化(`torch.nn.init.kaiming_normal_`)。
- 激活函数为ReLU(`Telu`,即ReLU)。
3. **训练流程**
- 定义优化器:使用随机梯度下降(SGD),学习率为`learning_rate`。
- 定义损失函数:交叉熵损失(`nn.CrossEntropyLoss()`)。
- 训练过程:
1. 迭代 epochs 次。
2. 在每个 epoch 中,遍历训练集的批次(`batch_idx`,数据和标签)。
3. 前向传播:输入数据通过网络得到输出(`logits`)。
4. 计算损失:将输出与真实标签代入损失函数。
5. 反向传播:清除梯度、计算梯度并更新参数。
4. **其他说明**
- 文档中提到下一课将介绍PyTorch全连接层的详细内容。
- 部分代码片段可能存在打字错误或断行问题,但总体逻辑清晰。
总结内容涵盖了多分类任务的核心流程,包括数据处理、模型定义、损失函数、优化器和训练过程,逻辑清晰且易于理解。 |
P1
P2
P3
P4
P5
P6
P7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