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软件运动Linux 的历史
120.49 KB
6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文档详细介绍了自由软件运动的起源及其与开源软件的关系。自由软件运动始于1983年,由Richard Stallman发起的GNU项目旨在开发自由的类Unix操作系统,并提出了Copyleft概念和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1991年,Linus Torvalds开发了Linux内核,成为开源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Linux内核的开放源代码特性使其可以被任何人使用、修改和重新发布,并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参与改进。文档还介绍了Linux的发行版、软件包管理系统、桌面环境以及窗口管理器等内容,全面展现了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 ||
AI总结 | ||
### 总结:《自由软件运动与Linux的历史》
1. **自由软件运动的起源**
- 20世纪60年代,软件通常与硬件绑定,源代码自由分发。
- 随着硬件价格下降,软件逐渐成为独立的盈利工具,源代码不再开放。
- 1983年,Richard Stallman发起GNU项目,旨在开发一个自由的类Unix操作系统,推动自由软件运动。
- 1985年,Stallman创立自由软件基金会(FSF),提出了开源软件的定义、特征及Copyleft概念,并创作了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
2. **Linux的诞生与发展**
- Linux是一个开源操作系统内核,由芬兰人Linus Torvalds于1991年开发。
- Torvalds最初开发Linux是为了克服MINIX的限制,使其能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
- 1994年,Linux 1.0版本发布,并采用GPL许可证。
- Linux与GNU工具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由操作系统,支持命令行界面和后续的图形用户界面(如X Window系统)。
- Linux的特点包括开放源代码、可定制性和自由分发。
3. **Linux的扩展与应用**
- Linux从早期的技术工具发展为数百种商业和非商业发行版(如Ubuntu、Fedora等)。
- 软件包管理系统(如rpm、dpkg)使得软件安装、更新和依赖管理更加便捷。
- 桌面环境(如GNOME、KDE)和窗口管理器的加入,提升了用户体验,使其从命令行界面逐步向图形化界面过渡。
4. **Linux的发音与文化**
- Linux的发音因地区和文化而异,常见的读法包括“里那克斯”、“里讷克斯”或“里纽克斯”。
- 根据创始人Linus Torvalds的芬兰口音,正确的发音为/'liniks/。
5. **Ubuntu与衍生版**
- Ubuntu是基于Linux的发行版,于2004年首次发布,每6个月推出新版本,支持18个月,长期支持版(LTS)则提供更长的维护周期。
- Ubuntu的衍生版包括Edubuntu(教育版)和Kubuntu(使用KDE桌面环境)等。
### 核心观点
- 自由软件运动始于对软件自由性和可修改性的追求,GNU项目和Linux内核是其重要成果。
- Linux通过开源模式和GPL许可证,推动了软件的自由分发、协作开发和技术创新。
- Linux从技术工具发展为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的重要操作系统。 |
P1
P2
P3
P4
P5
P6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