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操作手册 2.3最新版本为20.10.x #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docker info ★配置docker服务使用systemd去管理(以及信任本地镜像仓库) # vi /etc/docker/daemon.json { "data-root": "/docker_data", "registry-mirrors": [ "h�ps://cof-lee 安装了containerd后,containerd的命令行工具为ctr,而k8s v1.24之后版本又新 增额外的辅助工具crictl crictl是遵循CRI接口规范的一个命令行工具,通常用它来检查和管理kubelet节点 上的容器运行时和镜像。(支持containerd/docker/crio) ★安装crictl工具 默认随kubeadm一起安装了,在cri-tools-xxxx.x86_64 至此,k8s高可用集群搭建完成 ★第5章、K8S的网络原理 ★pod网络与Service网络 整个K8S集群有3种网络ip: Node-ip 各k8s服务器的通信ip,是服务器本身的通信/管理ip Pod-ip 各pod容器组的ip,pod容器网络是给容器使用的,整个集群各 pod都有一个ip,直接使用pod ip可以互相访问,但随着pod漂 移到其他node或pod重启后,其ip是会变的,不固定。底层使0 码力 | 126 页 | 4.33 MB | 1 年前3
python3学习手册newlist = sorted(listxx) # 返回新列表,且排好序了,升序,原 listxx不变 ②set数据操作(无序,数值不重复) ★若在创建set时,有多个重复的元素,则只会存储其一,元素只能是 不可变对象 t=("wh","fdjs","fkdsl") setyy=frozenset(t) # 创建不可变set,无add remove update操作 读取所有行,返回的是由每一行组成的list(带有换行符) ★二进制文件操作→struct模块 在打开文件时,操作符添加b就行,读写仍然使用.read()和.write()方 法,读取的二进制内容是存储在bytes里,可以使用struct模块去解析成 对应的数据类型 ★打开文本文件与打开二进制文件的区别: 打开文本文件时:遇到EOF(0x1A)则认为文件结束了,不管文件里是 \r\n还是\ ★struct.pack()返回的是bytes类型,不可变量 ★第11章、模块,包 包是一个分层次的文件目录结构,它定义了一个由模块及子包组成的 python应用环境 包是一种管理python模块命名空间的形式 包是一个文件夹,包文件夹下必须存在__init__.py文件,该文件可以为 空 (__init__.py文件用于标识当前文件夹是一个包)包下的其他*.py文件 为模块定义文件0 码力 | 213 页 | 3.53 MB | 1 年前3
postgresql操作手册13-setup initdb # systemctl enable postgresql-13 # systemctl start postgresql-13 ★第2章、设置数据存储路径 PostgreSQL 初始化数据库之后, 10版本的默认的数据目录是/var/lib/pgsql/ 13版本的默认的数据目录是/var/lib/pgsql/13/ 现在想修改为/data_pg/ #若修改了存储路径,则在新的路径下/data_pg/data/postgresql.conf,默认监听 127.0.0.1:5432 listen_addresses = '*' port = 5432 # vi /var/lib/pgsql/13/data/pg_hba.conf #pg-13版本,添加以下一行表示允 许所有客户端ip远程连接 #若修改了存储路径,则在 #pg-10版本 #若修改了存储路径,则在新的路径下/data_pg/data/postgresql.conf listen_addresses = '*' port = 5432 # vi /var/lib/pgsql/data/pg_hba.conf #pg-10版本,添加以下一行表示允许 所有客户端ip远程连接 #若修改了存储路径,则在新的路径下/data_pg/data/pg_hba0 码力 | 17 页 | 445.84 KB | 1 年前3
git 操作手册本文档,则说明接受以上2个条款。 作者:李茂福 更新日期:2024-01-11 ★git命令操作 Git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可以高效地处理从很小到非常大的项目 版本管理。 ★git命令行客户端安装及设置 # yum install git -y #自带光盘里有 # git --version ,tag命令主要用于 发布版本管理,当一个版本发布时,打上tag标签。 有了分支(branch)为什么还要引入tag这个概念呢? 因为tag是相对于同一个分支而言的,同一分支不停地开发,有新增的文件,也 有修改旧的文件,每次提交(commit)后当前分支的HEAD指针会指向最新的提 交,那么如何管理旧的提交呢?可以对某个时间点的提交打个标记,方便后续 的版本追溯及管理。这个标记就是tag # git 远程协作的基本流程: ① 管理员在创建一个空的远程仓库(比如在gitlab上创建一个空的项目) ② 管理员创建一个待推送的本地仓库 ③ 管理员关联本地仓库与远程仓库 ④ 管理员在本地仓库中编辑代码,提交代码 ⑤ 管理员推送本地仓库代码到远程仓库 ⑥ 管理员邀请协作成员 ⑦ 成员克隆远程仓库 ⑧ 成员做出修改 ⑨ 成员推送自己的修改 ⑩ 管理员拉取成员的修改 ★管理员操作①到⑤ #0 码力 | 35 页 | 1.69 MB | 1 年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