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WebIO v1.4.0 使用手册port=8080, debug=True) 现在,在 http://127.0.0.1:8080/ 页面就会看到欢迎页面了。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put_text('hello').style('color: red; font-size: 20px') # in combined output put_row([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35 页 | 7.45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5.1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44 页 | 7.46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5.2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44 页 | 7.46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5.0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44 页 | 7.46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6.0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48 页 | 7.47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7.1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51 页 | 7.47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8.2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60 页 | 7.48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8.1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58 页 | 7.48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6.2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48 页 | 7.47 MB | 1 年前3
PyWebIO v1.6.3 使用手册red'), put_markdown('markdown') ]).style('margin-top: 20px') 使用 debug=True 来开启debug模式,这时server会在检测到代码发生更改后进 行重启。 start_server() 提供了对远程访问的支持,当开启远程访问后(通过在 start_server() 中传入 remote_access=True 开启 ),你将会得到一个用于访 用于获取运行PyWebIO应用的 WSGI 或 ASGI app。很 适合当你不想使用Web框架内置的server来启动服务的情况。比如,你想使用其 他WSGI server来启动应用,或者你正在将应用部署到一些云环境中。目前仅在 Flask、Django 和 FastApi后端中支持 wsgi_app() / asgi_app() 在 1.1 版更改: Added the cdn parameter in start_server() 相比有非常多 的变化: Highlights start_server 对多任务函数的支持,PyWebIO应用可以包含多个任务函 数,并提供了 go_app() 用于任务函数之间的跳转 不再使用基于锚点的输出控制模型,改用基于Scope的模型 添加布局支持( put_grid() , put_row() , put_column() )和自定义样式支 持( style() ) 添加新的输出函数: toast()0 码力 | 150 页 | 7.47 MB | 1 年前3
共 67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