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应用与开发 - Java 内存模型与分配机制
818.30 KB
44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文档详细阐述了Java内存模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运行时数据区的各个组成部分:方法区、Java堆、Java栈、程序计数器和本地方法栈。文档还介绍了垃圾回收机制的特点,即垃圾内存不会立即释放,且回收过程本身会消耗资源。同时,强调了开发者需要注意内存管理的重要性,例如避免不必要的对象创建和及时释放引用。通过代码示例对比了不同内存使用方式对性能的影响,并提供了内存优化建议,如调整PermSize、MaxPermSize、newSize、MaxNewSize和Xss参数。 | ||
AI总结 | ||
《Java 应用与开发 - Java 内存模型与分配机制》总结:
1. **Java 内存模型与 JVM**
- JVM(Java 虚拟机)是 Java 程序运行的基础,实现了 Java 的平台无关性,并负责内存分配与管理。
- JVM 的运行时数据区包括:
- **堆(Java 堆)**:线程共享,分为新生代(Eden、Survivor)和老年代(Old Space),用于对象存储。
- **方法区**:线程共享,存储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等。
- **栈**:线程私有,存储方法调用的参数、局部变量和返回值。
- **程序计数器**:线程私有,记录当前线程执行的位置。
- **本地方法栈**:线程私有,支持 native 方法的执行。
2. **垃圾回收机制**
- 垃圾回收决定对象是否是垃圾,并进行回收。
- 垃圾回收的特点:
- 内存释放可能不及时,导致效率降低。
- 垃圾回收本身需要消耗资源,可能导致内存浪费。
3. **内存管理建议**
-尽管 JVM 自动生成指针,但开发者仍需关注内存管理,因硬件资源有限,忽视内存使用可能导致性能下降。
- 内存优化示例:
- **减少无谓的对象引用创建**:如 Test 2(复用对象引用)比 Test 1(每次循环创建新对象)性能更好。
- **避免多次初始化同一对象**:如类 A 中初始化 Hashtable 的示例,new 操作多次会导致内存浪费和性能损失。
- **按需创建对象**:尽量避免提前创建不必要的对象。
4. **其他优化调整**
- 通过 JVM 参数调整内存分配,如:
- 新生代内存:`-XX:MaxNewSize=128M`。
- 永久区内存:`-XX:PermSize=256M -XX:MaxPermSize=512M`。
- 栈内存:`-Xss2048K`。
5. **习题与实践**
- 编写 Java 程序分析内存运行情况,通过调试跟踪内存变化。
- 建议深入研究 Java 中“==”与“equals()”的比较操作,以及 Java 常量池技术。 |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32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