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PC与UCX集成指南
16.29 MB
66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文档详细介绍了BRPC框架与UCX的集成,以实现对RDMA的支持。BRPC作为Curve的基础通信框架,支持远程过程调用和多协议传输。通过UCX的集成,实现了高效的消息传输,包括短消息的内部缓冲和大消息的接收缓冲区管理。文档还描述了对BRPC的EndPoint类和ServerOptions的修改,确保UCX连接的识别和管理。测试表明,该集成方案降低了开发难度,并在性能上取得了显著提升。 | ||
AI总结 | ||
《BRPC与UCX集成指南》总结如下:
### 1. BRPC简介
- **BRPC**:Curve的基础通信框架,支持远程过程调用(RPC),具有以下特点:
- 支持多种协议(如TCP、baidu_std、HTTP、gRPC等)和protobuf。
- 使用bthread协程(m:n调度模式),减少内核上下文切换和缓存失效。
- 现在扩展支持RDMA,通过UCX实现。
### 2. UCX与RDMA集成
- **UCX**:用于RDMA的通信库,提供高性能和低延迟。
- **集成目标**:在BRPC中添加RDMA支持,提升性能。
- **设计实现**:
- **UcpWorker**实现:
- 提供Accept、Connect、释放连接等功能。
- 消息传输:
- 短消息:使用UCX内部缓冲,速度快。
- 长消息:由BRPC提供接收缓冲区(rendezvous机制)。
- 阀值可调。
- 使用无锁队列:
- 接收时写入UcpConnection的无锁队列。
- 发送时写入UcpWorker的无锁发送队列。
- **连接管理**:
- 在关闭连接时,发送未完成的报文(可选,通常BRPC需要接收应答)。
- **EndPoint修改**:
- 原EndPoint默认识别TCP连接,现添加字段识别UCX连接,防止参数传递丢失。
- UCX地址仍然使用TCP地址格式。
- **ServerOptions调整**:
- 添加RDMA相关选项,支持指定UCX连接。
- **UCP Context**:
- 使用全局单例UCP_Context对象,支持多线程共享,开启FEATURE_AM功能。
### 3. 开发与测试
- **代码分支**:基于Curve主干分支和ucx_am分支,改动较小,模块基本独立,降低开发难度。
- **测试与性能**:已通过Curve测试,验证了UCX的可行性,取得了性能提升。
### 总结
通过对BRPC的EndPoint、ServerOptions和UcpWorker的修改,成功集成了UCX,实现了对RDMA的支持,并验证了性能提升。 |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54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